第260章 卖罪鬻爵(1/2)
雒阳南宫,玉堂殿内气氛凝重。
案几之上,堆积着各地奏疏与军饷筹措的账目。
天子刘宏端坐龙椅,眉头微蹙,目光扫过阶下文武百官。
征讨张纯、张举的军饷,终于借着“囚犯纳缣赎罪”的诏令筹措得七七八八。
九月丁酉日的诏书一经颁布,各地罪囚纷纷纳帛抵罪,总算解了燃眉之急。
军饷既定,核心议题便摆上了台面:谁来执掌帅印,统领大军征讨?
这不仅是封侯拜将的泼天功劳,更关乎后续各州调度、权力分配的巨大利益。
朝堂之上,各方势力早已暗流涌动。
而远在平原国的何方,连番大胜的捷报此刻却成了“扎眼”的存在。
斩杀蹋顿、驱逐乌延,再到大破乌桓步骑四万、斩苏仆延、诛王政,短短时日,战功彪炳得令人侧目。
不少弹劾诋毁的奏疏已悄然递到天子案前。
或言其“年少骄纵,行事孟浪”,或劾其“私吞叛军财帛,拥兵自重”。
刘宏虽心中清楚,这些诋毁多是各方势力忌惮何方之功、制衡外戚的手段。
于是将奏疏尽数压下,但潜意识里的怀疑与忌惮,也在悄然滋生。
何进身为外戚,掌京畿军权,其又与士族往来密切。
何方这等锋芒毕露,若再掌大军,平定幽州,外戚势力怕是要愈发失衡。
“诸位爱卿,”
刘宏开口,声音打破殿内沉寂,“平原捷报已至,何方连破乌桓、叛军,功不可没。
然幽州张纯、张举拥众十数万,盘踞坚城,征讨之事,需慎之又慎。
谁可为主帅,统领大军?”
话音刚落,司空丁宫率先出列,手持笏板,朗声道:“陛下,臣举荐骑都尉何方!
何方虽年少,却勇谋兼备,连斩蹋顿、苏仆延两大乌桓首领,诛叛军主将王政,大破敌军近五万,此等战功,近代罕有!
先前陛下曾议封其为冠军侯,虽因争议搁置。
但其能堪当大任,若以其为主帅,定能平定幽州叛乱!”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议论纷纷。
何方的战功摆在明面上,丁宫所言非虚,不少官员暗自点头,却也有人面露难色。
何方是何进从子,外戚势力本就强盛,若再掌征讨大军,日后怕是更难制衡。
刘宏神色如常。
他并非不想奖赏何方,只是何进虽是大舅子,却总与士族眉来眼去,远不如小舅子何苗贴心。
可何苗的能耐与名声,又实在难当主帅之任。
既要赏功,又要制衡外戚,还得顾忌大舅子的感受,着实令人头疼。
就在此时,大将军何进突然出列,躬身道:“陛下,臣以为,不可令何方为主帅。”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连刘宏也面露讶异:“大将军何故阻拦?
何方战功赫赫,如今正是用人之际。”
何进抬首,语气沉稳,真诚的说道:“陛下,何方行事刚烈,锋锐之气堪称天下之最,破敌之时迅猛无双,确是良将。
然其年方弱冠,太过年轻,刚而易折。
此番平原大捷,看似势如破竹,实则多依仗盖勋麾下凉州悍卒之锐。
且其用兵,长于平原骑兵野战,却非擅于攻坚围城之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臣,继续道:“幽州多坚城险隘,张纯、张举经营日久,拥众十数万,势头正盛。
如今冀州刚定,乌桓残部尚未肃清。
当以稳固冀州为首要之务,休养生息,积蓄力量,而非急于讨伐幽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