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集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8)(2/2)
陈友谅:“袁崇焕,你少在这儿拍老朱马屁,有这功夫,不如给我们讲讲你守宁远的事儿。”
袁崇焕:“我之前说过了。”
陈友谅:“说过了,可我之前没进群啊。”
朱厚照:“你们别吵了,赶紧接着听故事。”
朱厚熜:“哟,堂哥今天挺老实嘛。”
朱元璋:“1372年,洪武五年正月到十一月,我又对北元发动第二次征伐,这就是岭北之战。
这场仗的结果不太好,徐达的主力中路军吃了大败仗,李文忠的东路军得失差不多,只有冯胜的西路军打胜了。
但因为怕东察合台汗国往东进攻,冯胜最后放弃了甘肃。第二次北征就这么失败了。”
朱祁镇:“看吧,输的又不止我一个,而且打仗嘛,输赢很正常,我那就是偶尔失误,你们还唠叨个没完。”
朱由检:“嘿,朱祁镇,你可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你那土木堡之败能跟这比吗?这好歹是跟北元正儿八经地大战,你那纯粹是自己把自己给坑了。”
朱祁镇:“崇祯,你别在这儿挑刺儿,我就说个道理。太祖爷这么厉害,不也有输的时候嘛。”
朱元璋:“朱祁镇,你别拿这事儿跟你那糊涂仗相提并论。这岭北之战,是因为元军主力还在,咱们轻敌冒进了,才吃了亏,跟你那情况可不一样。”
朱棣:“就是,爸爸这次虽然失利,但也积累了经验。不像某些人,自己瞎指挥,把好好的军队都给搞没了。”
朱祁镇:“成祖爷,您咋也帮着怼我啊……”
朱祁钰:“哈哈,哥,你就别挣扎了,大家心里都清楚着呢。”
徐达:“1381年,洪武十四年正月,北元平章乃儿不花等人南下侵犯咱们大明边境。大哥任命我为征虏大将军,信国公汤和为左副将军,颍川侯傅友德为右副将军,带兵北征。
大军渡过胪朐河(今中蒙边境的克鲁伦河),俘虏了北元知院李宣和他的手下。八月底,咱们北征的各路大军就胜利班师回朝了。”(胪朐:同“庐曲”音)
朱元璋:“1387年,洪武二十年正月,我任命宋国公冯胜为征虏大将军,颍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为左右副将军,率领二十万大军北征原来元朝的太尉纳哈出。
这一仗打赢了纳哈出,咱们大明得到了他的军民二十四万多人,还有数不清的羊、马、驴、驼和辎重。最后把元朝在辽东的势力给彻底肃清。
六月底,傅友德带着新收编的辽地汉人军士驻守大宁,冯胜他们就胜利班师回朝。辽东从此完全进入咱们大明版图。”
袁崇焕:“说起辽东……额……”
朱由检:“额……”
陈友谅:“哟,袁崇焕、朱由检,你俩这‘额’是啥意思啊?咋一说到辽东就吞吞吐吐的。”
袁崇焕:“唉,我本来一心想镇守辽东,保大明边疆太平,可奈何……”
朱由检:“袁督师一心为了国家,却被奸人陷害,我心里也不好受啊。要是当初我能再仔细调查清楚些,说不定就不会发生那样的悲剧。”
陈友谅:“你们先别在这儿唉声叹气的。@朱元璋老朱,肃清了辽东的元朝势力后,北元是不是就彻底没辙,一蹶不振了?”
朱元璋:“那倒没那么简单,北元残余势力在草原上还是有点根基的。不过经过这几次打击,他们伤了元气,短时间内掀不起啥大浪。”
朱棣:“没错,后来我登基以后,也没少跟他们打交道。为了彻底解决北方边患问题,我还亲自带兵进行了五次北伐呢。”
陈友谅:“等等,你登基?朱标不是皇太子吗?你凭啥登基?”
朱元璋:“说起老四登基这事儿,我就来气,Judy把我一个空巢老人扔在南京,哼,@朱棣Judy,赶紧去小黑屋反省。”
陈友谅:“咋了?我又说错啥了?”
秦良玉:“因为你又戳到太祖爷的痛处,也戳到成祖永乐皇上不愿提起的往事。”
“啪!”
秦良玉:“今天周末,我接到孝慈高皇后的旨意,今天就讲到这儿,明天接着来。”
陈友谅被朱棣禁言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