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 > 第84集 永乐大帝(1)

第84集 永乐大帝(1)(1/2)

目录

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26)

朱高炽:“家人们,都出来听我老爸讲故事啦!”

朱瞻基:“爷爷,不是还有姚广孝嘛,咋不拉他进群?”

解缙:“哟,我何德何能,居然能进皇帝陵……说错了,皇帝群。”

朱高炽:“解缙,你可机灵点,我爷爷在呢,别乱说话。”

朱棣:“好了,终于轮到我了,大家安静听我说。给你们介绍下,我叫Judy,呸呸呸,我叫朱棣,是咱大明第三位皇帝,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四儿子。

我本来叫明太宗,后来嘉靖那小子把我改成明成祖。我的年号是永乐,所以大家叫我永乐大帝。

我可是干了不少大事,像创建内阁、东厂,完善中央制度,还迁都北京,疏浚大运河,五次去漠北征战,派三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打造出了永乐盛世。”

朱瞻基:“此处必须有掌声!”

朱高炽:(鼓掌动态图)

朱瞻基:(鼓掌动态图)

……

朱元璋:“Judy,接着说。”

朱棣:“好嘞,爸爸。1360年,就是元末至正二十年四月十七日,我在应天府(今南京)出生啦。

结果五月,陈友谅就带兵来攻打池州,紧接着又传来他进攻太平(今安徽当涂县)的消息。

这陈友谅要是拿下太平,下一步就该进攻应天了。当时军情十万火急,我爸爸连看我一眼的功夫都没有,就赶紧去前线指挥作战。”

朱棣:“1367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我爸爸去祭告太庙,这才给渡江后出生的七个儿子挨个取名,我这才有了‘棣’这个名字,那时候我都七岁啦,才跟兄弟们一样有了名儿。”

秦良玉:“永乐皇上,您这出生赶上这么紧张局势,洪武皇上忙得名都顾不上给您取,可真不容易啊。”

朱元璋:“那时候局势紧张得很,哪有闲工夫弄这个。不过后来我还定了后世子孙取名的规矩,每一支都拟了二十字辈分,老四这一支的字辈就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朱厚照:“结果后来咱老朱家人口太多,没办法,只能造些生僻字出来,好多字大家都不认识。”

朱厚熜:“幸好堂兄就自己一个,不然,生僻字怕是更多咯。”

朱佑樘:“厚熜,你有儿子怎么啦?还迷信说什么‘二龙不相见’。”

朱瞻基:“哈哈,说起这个‘二龙不相见’,嘉靖你可太迷信了,把儿子们吓得够呛。”

朱厚熜:“你们懂啥,我这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为了避免灾祸,我这也是为儿子们好呀。”

朱见深:“得了吧,你就别给自己找借口,我看你就是太信那些道士的话,被忽悠得晕头转向。”

秦良玉:“好啦好啦,你们又吵起来了,还是接着听永乐皇上讲吧。”

朱棣:“都别吵,听我讲。当年,七岁的我和兄弟们都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爸爸觉得我们七个儿子‘得吃点苦’,就命令我们都穿上麻鞋,裹上缠腿,跟士兵似的到城外远足,十分之七的路骑马,十分之三的路得步行。等我们再长大点,还经常要在演武场上练习武备。”

朱棣:“后来,1370年,洪武三年,爸爸册封各位皇子为王,十岁的我被封为燕王,还设立了大宗正院,就是后来的宗人府,专门管皇族内部的事儿。”

朱元璋:“我觉得啊,元朝灭亡有个重要原因,就是皇帝没什么权力,大臣权力太大,皇帝得不到藩王的帮助。所以我分封诸王,就是想让藩王保卫皇帝,维护咱老朱家的统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