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泰昌皇帝朱常洛+朱标长子朱雄英(2)(1/2)
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32)
朱厚照:“哎,不是说有人要进来吗?怎么没动静?”
朱雄英:“这得问作者大大喽!”
朱祁镇:“谁要进来?搞得这么神秘兮兮的?”
朱厚熜:“现在没动静,那说明是雄英小殿下那边的人呗。”
朱厚照:“他一个毛头……不是,他一个小祖宗能有啥人进来?”
朱雄英:“正德,咋地?看不起我?我年纪小归小,但我有人脉啊。”
朱祁镇:“到底是谁啊!”
秦良玉:“既然神秘,那肯定得等会儿再说呗,咱们先继续听故事。”
朱常洛:“咱们继续说说真会飞……不是,是郑贵妃。”
朱翊钧:“儿子,你这用词礼貌吗?”
朱元璋:“别打岔!”
朱常洛:“1603年,万历三十一年,就因为有谣言说爸爸想换太子,矛头全指向郑贵妃,结果爸爸株连逮捕了一大帮人。
到了1613年,万历四十一年,又有人进言说郑贵妃和福王要谋害我,结果爸爸就只是让福王去封地,还被郑贵妃暗地里拦下了。”
朱常洛:“再说说我妈情况。我妈还是孤零零住在冷宫里,见不着爸爸,整天以泪洗面,日子久了,眼睛都哭瞎了。
1611年,万历三十九年,我妈去世,大学士叶向高建议厚葬,可爸爸居然不同意。后来大臣再进言,爸爸才勉强同意追谥她为皇贵妃。”
朱高煦:“郑贵妃这操作够阴的,换太子不成还想搞谋害?当年我跟我哥争储,好歹光明正大动刀枪,她净玩这些阴的。”
朱厚照:“谣言?谋害?这剧情比我听的《包公案》还曲折!万历你就看着郑贵妃折腾?就差没给你儿子下毒了吧。”
朱雄英:“泰昌的母亲也太惨了,被关冷宫哭瞎眼,去世了还不给厚葬?万历你这心是石头做的啊?还是我皇爷爷对皇奶奶好。”
秦良玉:“母凭子贵本是常理,恭妃娘娘身为太子生母,竟落得这地步,真是闻者伤心。郑贵妃恃宠而骄,皇上还一味纵容,这宫闱里哪还有规矩。”
戚继光:“连太子他妈都能被欺负成这样,这皇宫安保怕是只护着郑贵妃吧?换我来当锦衣卫指挥使,先把挑事的太监杖责三十。”
朱厚熜:“我当年再宠严嵩,也没让他欺负到太子头上!@朱翊钧你这不仅偏心,还拎不清轻重,恭妃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让太子怎么想?”
朱棣:“混账!太子生母受这待遇,传出去让天下人戳脊梁骨!当年我徐皇后在世时,后宫谁敢这么放肆?”
朱祁镇:“我妈当年虽不算最受宠,但也没被亏待。恭妃这处境,比我在瓦剌还惨,至少我能见到人啊。”
朱祁钰:“追谥皇贵妃还得大臣催?万历你这是打心眼儿里不待见这对母子。难怪泰昌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想拨乱反正。”
海瑞:“太子生母幽禁失明,薨逝而薄葬,皇上之凉薄,旷古未有!郑贵妃祸乱宫闱而不惩,纲纪何在?天理何存?”
张居正:“叶向高也是难,劝个厚葬还得三请四求。皇上这心思全在郑贵妃身上,哪还有半点父子情分君臣义理。”
朱常洛:“我妈到死都没再见过我爸一面,临终前拉着我的手说:儿啊,妈看不见你了,你要好好活着……”
朱翊钧:“当时……当时不是被郑贵妃缠着嘛……后来也后悔了,但人死不能复生……”
朱元璋:“后悔顶个屁用!恭妃要是泉下有知,能原谅你?@朱常洛你妈受的委屈,太祖爷给你记着!谁再敢欺负你后人,我掀了他的坟!”
朱常洛:“谢谢太祖爷[送心]”
朱常洛:“之前说过梃击案,那我继续细说。1615年5月30日,万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张差拿着枣木棍,闯进我住的慈庆宫,见人就打,伤了好几个守门官员,一直打到殿前房檐下,内官韩本用把这持棍男子抓住,宫里才平静下来。
事发后,张差供认是郑贵妃手下宦官庞保、刘成指使的。郑贵妃为了不让心腹受罪,就向爸爸哭诉。
但我差点遇害,朝中大臣议论纷纷,爸爸没办法,就跟郑贵妃说:这事最好你向太子求个谅解。
郑氏给我下跪,我慌忙回拜。最后,我和爸爸都不愿深究,就定了张差是疯癫奸徒,把他杀了。
因为人证没了,庞保、刘成有恃无恐,死不承认涉案。
1615年,万历四十三年六月一日,爸爸密令太监把庞保、刘成处死,整个案子就没法查下去。这就是‘梃击案’。”
朱常洛:“但梃击案后,我手下的检讨缪昌期认为梃击案的后台是阉党,于是气愤地说:奸徒袭击太子宫,怎能用疯癫二字开脱乱臣贼子的罪?怎能用元功奇货抹杀忠臣义士?后来缪昌期被阉党陷害致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