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 > 第69章 是,老师

第69章 是,老师(1/2)

目录

张勤闻言,急忙拱手,诚恳道:“魏大人言重了,下官只是提出来一个想法,出力的还是太医署诸位同僚。”

“无妨,太医署之职,也只是对你懂得医学的认可,期望你还能有奇思。重赏还在后头,放心。”

他顿了顿,继续道:“当初欧阳信本公向我举荐你,只道你于算学上有新奇见解,可启童蒙。”

“未料你不仅于此,更能由农事而观民生,由民间旧闻而察防疫大道。”

“这‘牛痘接种’一议,看似奇想,实则根植于细微观察与大胆求证。”

“更难得的是,你深知此事体大,不矜功,不冒进,坚持交由太医署严谨验看。”

“此等见识、胸襟与沉稳,远非寻常年轻官吏所能及。”魏徵大为感叹。

张勤忙谦逊道:“魏公谬赞了,下官只是侥幸有所闻,不敢贪天之功。”

魏徵摆摆手,示意他不必过谦,目光变得更为深远。

“我在东宫多年,见过不少青年才俊,或锐意进取,或谨小慎微。”

“然如你这般,既能脚踏实地于农事工巧,又能仰望星空于医道防疫,更难得的是心怀悲悯,以惠民为本者,实属凤毛麟角。”

他停下脚步,转过身,正色面对张勤,语气格外郑重。

“张司农,老夫虚长你些年岁,于这经史子集、为官之道,也算有些心得。”

“今日见你为国为民立此大功,却依旧谦冲自牧,老夫心中甚是欣慰,亦起爱才之念。”

“不知…你可愿拜在老夫门下,日后你我以师生相称?”

“老夫虽不才,必当倾囊相授,于这朝堂风云、经世济民之学,或可为你指引一二。”

张勤闻言,心中一震。

魏徵竟要收他为弟子!这无疑是极大的认可和抬举。

一旦成为魏徵的门生,他在士林中的声望、在东宫体系内的位置,都将更加稳固。

这层关系,比单纯的上下级或合作者要紧密得多,是一张极有分量的护身符。

他立刻深深一揖,语气带着感激与恭敬:“魏公青眼,晚辈…学生张勉之(张勤,字勉之),感激不尽!”

“公之高风亮节、学识渊博,学生早已心向往之。”

“能得公不弃,收入门墙,实乃学生三生有幸!只是…”

他略作迟疑,坦诚道,“学生才疏学浅,恐有辱师门。”

“且学生志趣多在实务,于经义文章一道,根基尚浅,还需老师日后多多教诲鞭策。”

魏徵见他答应,脸上露出真切的笑容,上前一步虚扶起他。

“好好好!根基浅不打紧,有心向学便好。为师看重的,正是你这份不尚空谈、注重实务的赤子之心。”

“从今往后,你我便以师生相称。在外人面前,礼仪如常即可,私下里,不必过于拘束。”

“是,老师!”张勤再次行礼,这一次,称呼已然改变。

魏徵满意地点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

“走吧,随为师去太医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