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药王问诊(2/2)
魏徵捻须颔首:“如此甚妥。避开门户之见,直呈天听,方显公心。你我便联名具奏。”
二人当即斟酌词句,共同草拟奏章。
文中先陈陛下赐婚之恩,再述张勤洛阳见闻引发思索。
继而说明所献练兵之法旨在提升单兵素质与小队协同,附上模型图样,末了恳请陛下敕下有司参考试行。
奏章写就,魏徵用了自己的官印,张勤副署。
魏徵道:“明日早朝,我便将此奏呈上。陛下圣明,自有决断。”
次日,魏徵依例将奏章呈递。
数日后,门下省批回文书,皇帝朱批“览奏甚慰,所陈练兵之法着兵部会同十六卫议奏”。
消息传回,张勤对魏徵道:“有老师主持,此事方得稳妥。”
魏徵淡然道:“分内之事。你日后行事,亦当如此,持身以正,献策为公。”
张勤心中明白,这番操作,既回应了赐婚恩典,又将练兵之法的归属置于皇帝麾下。
避免了献于太子还是秦王的两难抉择,是最为稳妥的选择。
正月底以来,杏林堂里少了苏怡和林素问两位坐堂医师,前来求诊的病患却不见少。
张勤正要找人商量是否要临时聘请几位医师,孙思邈却带着小道童来了医馆。
“勤儿,怡儿备嫁,素问游历,堂中缺人手。为师这几日得闲,便来帮你坐堂几日。”
孙思邈拂须笑道。
张勤又惊又喜,忙将师父迎入内堂:“有劳师父!只是辛苦师父了。”
孙思邈摆摆手:“行医济世,何谈辛苦。你去忙婚事筹备,前堂有为师照应。”
第二日,孙思邈便在杏林堂正堂设案坐诊。
这种消息哪里捂得了几天,药王亲临杏林堂问诊,长安城中顿时轰动。
不仅寻常百姓蜂拥而至,不少朝中官员也闻讯而来。
这日清晨,医馆刚开门,便有数辆装饰简朴却显贵气的马车停在门口。
先是太子詹事宇文士及带着老母前来诊治咳疾,接着中书舍人李百药也来请平安脉。
孙思邈一一细心诊看,开方讲解,毫不怠慢。
张勤侍立一旁,递笔捧砚,观摩学习。
午后又来了几位官员,有御史台的,有六部的,甚至还有两位身着戎装的卫府将军。
诊室内一时冠盖云集。孙思邈神色如常,对每位病患都耐心询问,切脉细致。
有位老将军患腿疾多年,孙思邈仔细按压其膝踝后。
乃旧伤瘀滞,兼受寒湿。针药可缓,然需常做‘燕翔势’活动筋腱。
说罢亲自示范了几个舒缓动作。
老将军连连称谢。
张勤在旁默默观察,发现师父不仅医术精湛,应对各色人物也极有分寸。
对位高者不卑不亢,对平民耐心细致,谈及病情深入浅出,开方用药务求价廉效显。
一位吏部官员想开些名贵补药,孙思邈直言:
“尊驾脉象只是思虑过度,夜寐不安,用些合欢皮、酸枣仁便可,不必服参茸。”
晚间闭馆后,孙思邈对张勤道:“今日来的几位大人,观其气色脉象,多有心脾两虚、肝郁化火之症。”
“朝堂劳心,可见一斑。”
张勤点头:“弟子观他们言语间,亦多提及河北战事、春闱大选等朝务,确似心事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