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 > 第203章 杏儿、林儿

第203章 杏儿、林儿(1/2)

目录

苏怡枕边并排摆着两个襁褓,问起自家郎君要给孩儿起名字了。

张勤望向窗外:“姐叫杏儿,至于弟弟...就叫林儿,取杏林春满之意。”

苏怡虚弱地点头,指尖轻触儿女脸颊。

林素问端着陶罐进屋时,见张勤正伏案记录婴事簿。

她揭开罐盖,褐色药汁冒着热气:“生化汤得趁热喝,你先试温。”

张勤取过勺,舀半匙吹凉,舌尖轻点:“当归味重,可添红枣缓涩。”

林素问挑眉:“产后首周忌甘腻。”

张勤取笔在簿上添注:“少佐饴糖可护胃。”

自此,张勤成了月子餐的试食人。

辰时小米粥端来,他先啜一口:“火候过,米油未熬出。”

厨娘重熬后,他添勺红糖,对苏怡道:“此物补血,然每日不过三钱。”

午间鲫鱼汤上桌,张勤撇净浮油,又撒把撕碎的紫苏叶。

韩老伯见笑道:“郎君这般试菜,脸都圆润了。”

张勤摸腮苦笑:“师姐说产妇忌咸,我替她多尝些,免她口淡。”

最费神是晚间的酒酿蛋。张勤令厨娘用甜酒酿替代黄酒,蛋煮至溏心即起。

某日他翻《食医心鉴》,忽令加勺藕粉勾芡:“此物止血化瘀,正合产后。”

苏怡喝时讶道:“今日的羹格外滑爽。”

七日后的午膳,厨娘呈上当归生姜羊肉汤。

张勤试后摇头:“羊肉老韧,不利产妇克化。”

他亲去厨房,将肉切薄片涮烫,佐以煨烂的淮山。

林素问来看时惊叹:“这般做法,倒暗合仲景当归生姜羊肉汤的精髓。”

满月前日,张勤试新炖的猪脚姜醋。

他夹起块姜咀嚼:“醋劲太猛,伤胃。”

遂添入红枣、枸杞同熬。

韩老伯偷尝后咂嘴:“这般滋味,老朽也想坐月子了。”

这些日子,张勤的婴事簿渐成医食笔记。

某页记着:“产后三日,小米粥配山楂丝消食。”

“七日,鲫鱼汤加通草下奶。”

“半月,酒酿蛋补气血。”

字迹旁还画着食材图样。

苏怡能下地那日,张勤下厨炖了黄芪鸡汤。

他撇油时对妻子笑:“今日这餐,总算不用我先试了。”

窗外杏花纷飞,灶上汤锅咕嘟作响。

倒像把这坐月子的酸甜苦辣都熬进了浓汤里。

前几夜,杏儿啼哭不止。

张勤披衣起身,按林素问教的法子,竖抱轻拍背脊。

走至三更,孩儿打嗝方止。

他取温水蘸棉帕,给杏儿擦吐奶的衣襟。

窗外打更声里,忽见苏怡醒着,正借月光凝望他哄孩的身影。

这日子时,张宅东厢响起细弱啼哭。

张勤掀被坐起,摸黑抓过床尾布巾。

这是林素问嘱咐备的吐奶布。

他点亮油灯,见杏儿在摇篮里涨红脸蹬腿,忙按师姐教的法子竖抱起来。

孩子的小脑袋耷拉在肩头,哭声变成打嗝般的抽气。

张勤三指并拢轻拍其背,节奏如更鼓。

走了两圈不见效,他想起医书载“足三里穴顺气”,便坐榻沿屈指轻按婴孩膝下。

杏儿突然打个响嗝,吐出口酸奶。

苏怡在帐里轻声问:“可要喂温水?”

张勤摇头,指尖试孩子后颈:“汗黏,是吃急呛着了。”

他取铜壶倒温水,棉帕蘸湿擦杏儿嘴角。

孩子咂摸着帕角,渐渐止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