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无法取得胜利!(2/2)
而此时的天朝,早已不再是他们出发时的模样!
1846年12月,在击溃了日不落等国组成的联合舰队之后,汉军彻底清除了外部势力的威胁。
于是,在林文的号令下,汉军兵分三路展开北伐行动。
原本驻守淮北地区的刘永福部开始向鲁省发起进攻。
左宗棠部从湖广地区出发,直指中原。
李秀成部则从西南方向出兵,向西北推进。
负责攻打鲁省的刘永福部,在汉军海军的支持下,一方面从陆地向鲁省腹地推进,另一方面也在胶东一带实施登陆作战。
曾在徐州战役中遭受重创的淮军,此时仅剩约五万人兵力。
而这五万之中,有近三万人是刚刚收编的新兵,尚未完成训练,甚至连基本的武器装备都未配备齐全。
反观汉军方面,在全面换装新型毛瑟9式步枪、取代原有的毛瑟8式步枪后,其装备优势进一步拉大,单兵火力已远远超过淮军。
更甚者,当汉军部队开始在鲁省东部沿海登陆后,淮军顿时陷入了前后受敌的不利局面。
鲁省漫长的海岸线迫使淮军无法集中兵力,只能将大量兵力分散部署于各处沿海要塞,以防汉军突袭。
如此一来,他们在正面战场上的兵力越发捉襟见肘,自然难以抵挡汉军凌厉的攻势!
1865年1月12日,汉军集结一万名士兵进攻东昌府。
虽然守城的军队拼死抵抗,但在汉军猛烈的炮火打击下,仅仅坚持了三个小时便被彻底击溃。
守卫东昌的三千淮军中,阵亡者超过一千人,另有两千人被俘,几乎全军覆没。
东昌失陷,标志着汉军全面进攻鲁省战役的正式展开。
13日,汉军攻占临清州,城内两千守军全部被歼灭。
14日,汉军再克平原县,击毙和击伤敌军一千余人!
当汉军陆续肃清鲁省西部的淮军残部后,淮军高层再也坐不住了!
15日,汉军主力向东推进,开始对高唐州发起攻击。
此地是鲁省治所历城的西面门户,一旦失守,历城将无险可依,岌岌可危!
李鸿章不愿坐以待毙,亲自统领三万大军向西驰援,并积极联络北边的湘军残部将领彭玉麟与鲍超等人,希望他们能从直隶南部出兵,对汉军侧翼构成威胁,以此协助自己击退甚至消灭这支汉军。
彭玉麟与鲍超二人自从接到曾国藩召回京城的命令后,立刻率领各自部队昼夜兼程赶往京师。
然而他们终究来迟了一步,等到抵达京城时,湘军早已战败,就连主帅曾国藩也已死于愤怒民众之手。
此事令彭玉麟与鲍超异常愤怒,随即对京城发动猛攻,意图屠尽城中那五万名接受汉军改编的平民,为曾国藩报仇雪恨。
可惜京城城墙高大坚固,尽管他们调集大批火炮,连续轰炸,始终无法摧毁城墙。
而他们在多次冲击城门的行动中也都宣告失败。
虽然汉军只留下一千正规军驻守,但正是在这些军人的组织下,五万名民工迅速武装起来。
有人负责防守城墙,有人负责投掷滚木礌石,有人负责运输物资与救治伤员……每一项工作都被汉军安排得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