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169章 引发了广泛讨论!

第169章 引发了广泛讨论!(2/2)

目录

此外,蓝芩还组织了一场类似于公务员考试的选拔测试,在县城内公开招募各类人才。

只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能识文断字,且政治背景清白的人,通过汉军的审核后,就可以进入县正府的体系,成为一名基层公职人员。

与前朝的县吏不同,汉军的公职人员是有正式编制和职务等级的。

只要在岗位上表现出色,就有机会获得晋升。

也就是说,一名普通的基层公职人员,如果工作能力强、表现优异,是有可能升任科长、局长,甚至成为县长的。

而这一点,在清廷统治时期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

在清廷以及以往的朝代里,县吏一辈子只能是吏,无法成为正式官员。

像县令这样七品的小官,都是由朝廷通过科举选拔、委任的,地方的吏员根本没有晋升的可能。

这也导致这些基层人员一辈子没有前途。

既然无法向上发展,他们便只能趁着手中还有点权力,抓紧时间捞取私利。

于是基层官吏的贪腐问题也就越来越严重。

他们本就是本地的“地头蛇”,再加上手中握有一定权力,欺压百姓、搜刮民财便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而汉军所推行的公职人员体系打破了这种旧有的制度。

汉军没有科举制度,今后也不会恢复科举。

今后的教育体系将分为小学、中学、高中和大学四个阶段,参照国际通用的标准进行设置。

而想要进入正府任职,则必须参加统一的公务员招考。

这种考试虽然形式上与科举有些相似,但规模要大得多,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参加,完全依靠自身实力获得进入体制的机会。

而且,一旦成为公务员,并不能立刻担任要职,必须从基层开始一步步积累经验,通过自身的资历和能力逐步晋升。

能力突出的晋升速度快,能力一般的则通过年限积累资历,只要在任期内没有重大过失,也能获得晋升的机会。

在这种选拔机制下,对个人履历的要求极高,任何一点污点都会影响到今后的晋升。

至于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等违法行为,那是绝对不允许的,一旦被发现,必将受到严厉惩处。

这套公务员制度一经公布,立刻在县城内引发了广泛讨论。

那些原本科举落榜的读书人,一听说只要考上了公务员,就有可能获得晋升,甚至有机会做到县长乃至更高职位,一个个都眼睛发亮,纷纷前来踊跃报名!

而那些曾依附于豪强、主动辞去县吏职务的人,听说了这一消息后又开始后悔不已。

他们原本做了一辈子的县吏,对晋升早已不抱希望,只想趁着手中还有点权力,多捞些钱财,供子孙接受更好的教育,希望后代能考取功名,换取一个更好的前途。

可如今,在汉军的体制下,他们自己这一代就有可能实现梦想,甚至当上官员,过上真正的“官瘾”!

于是,这些人的心思开始动摇起来。

依附豪强,最多只能换来一些钱财;而投靠汉军,却可以获得一个光明的未来。

更何况,汉军连朝廷和洋人都打败了,已经掌控了天下。

仅凭这些地主豪强,真的能抵挡得住汉军吗?

这些人心中都在怀疑,于是不少人开始悄悄地回来,托那些留在县衙的老同事打听,问现在如果回来,汉军这边还是否愿意接收他们?

如果汉军愿意接纳他们,恐怕他们立马就会抛弃那些豪强,转而投靠汉军了!

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后,蓝芩领导的县正府开始步入正常运转。

新官上任三把火,她的第一把火便烧向了那些在市场上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不法商人。

由于战乱的影响,各地的民生经济都受到了严重冲击。

一些不法商贾趁机囤积货物,操控市场资源后,将商品以远超平常的价格出售。

受此波及,市面上的商品价格接连暴涨,柴米油盐酱醋茶等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价格几乎全都大幅上涨,有些甚至翻了一番。

这一状况对百姓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对汉军政权的公信力带来了挑战。

毕竟,一个政权若连百姓的基本温饱都无法保障,自然会引发民众的质疑。

因此,对于这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汉军绝不会姑息纵容。

“蓝县长,我们经过多方查访后发现,这些囤货居奇的商贾背后,实际上是本地的士绅势力在操控。

他们抬高物价的目的,一方面是想借乱牟利,另一方面也是想给我们制造麻烦,让我们的施政难以推进。”

高城所率部队进驻县城后,一直未撤离。

这段时间他们也没有闲着,而是通过多种方式,对城内商铺和商贾的背景进行了彻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