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彻底乱了阵脚!(2/2)
“是啊,我听说这批粮是从南方运来的!”
“啊?南方吗?那边战乱少,湖广地区今年粮食大丰收,一斗才不到一百文,他们卖一百五十文还能赚五十!”
话音刚落,门外就冲进来一个伙计,神色慌张地大喊:“老板!不好了!汉军那边把粮价降到一百文一斗了!”
这一消息犹如一道惊雷,在场的商人们全都愣住了!
“一百文!这是要把我们往死路上逼啊!”
“没错啊!我们的成本价是每斗一百八十文,现在卖一百文,每斗至少亏八十!”
“这可怎么办?汉军的粮多得像山一样,我们根本买不完!”
“是啊,这几天我们已经买了六千多石了,可他们粮仓里还是满满的,再加上现在又运来了这么多,我们再买六千石也没用啊!”
商人们一想到汉军能够持续从南方获得廉价的粮食供应,内心就彻底乱了阵脚。
在汉军拥有充足粮食保障的前提下,他们高价囤积的那些粮食根本无法销售出去!
百姓们有了更好的选择,自然不会再光顾他们这里,购买他们的高价粮。
而卖不出去的后果就是这些粮食只能烂在手里,他们前期投入的资金也将血本无归!
而且粮食储存在仓库中是会损耗的,时间越长,坏掉的就越多,到时候恐怕连本钱都收不回来!
于是,商人们再也撑不住了,纷纷开始低价抛售手里的粮食。
然而,百姓们手里已经储备了不少粮食,他们这边无论是价格还是质量,跟汉军相比都毫无优势。
更何况百姓对他们的印象极为恶劣,就算价格和品质一样,他们也宁愿多走几步路去汉军那边买,也不愿在这些人手里买。
结果虽然商人降价了,却依然卖不出去,眼看着粮食就要彻底烂在自己手里!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商人为了挽回部分成本,开始恶意打起价格战。
他们没有与其他商人沟通,率先降价销售,别人卖100文,他们就卖90文!
虽然这样卖会亏本,但至少能收回一部分资金,不至于全赔进去。
这一招稍微起了点作用,百姓们看到价格略有下降,终于开始从他们这里购买了。
其他商人一看,自己人居然在没打招呼的情况下偷偷降价,提前抢跑!
如果让他们先把粮食卖出去,百姓手中的储备就会更足,到时候剩下的粮食更难出手!
于是,其余人一边痛骂同行背信弃义,一边也开始降价促销。
你不是卖90文一斗吗?
我干脆直接降到80文一斗,只要价格比你低,百姓就不会去你那买!
这一招果然奏效,百姓们一看这边更便宜,便纷纷舍弃90文那家,转而跑来这里买了!
而接连有两人擅自降价,不与同行协商,直接打破了商人之间的信任基础!
于是,越来越多的商人加入了价格战的行列!
粮食的价格也从100文迅速跌到了70文、60文、50文,甚至更低!
然而,随着价格的不断下跌,一种诡异的现象出现了。
刚开始降价时,百姓们还会蜂拥前来抢购,但越往后,百姓的购买热情反而越低。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观望,觉得价格还会继续下跌,因此对花钱变得更加谨慎,不愿轻易出手。
结果,商人们拼命打折促销,却怎么也卖不动!
而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原本一直按兵不动的汉军,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突然出手了!
一夜之间,汉军将城内所有参与哄抬粮价的商人全部抓捕归案。
由于之前价格战让商人之间的信任彻底崩塌,被汉军抓后,他们立刻争相坦白,不但承认自己的罪行,还毫不犹豫地把同伙全都供了出来!
拿到了确凿证据后,汉军以囤积居奇、操纵市场、扰乱秩序的罪名,将这些商人全部治罪,并在全城百姓面前公开审理。
由于证据确凿,加上当初粮价飞涨时几乎每家每户都深受其害,所以这次公审没有任何人替这些奸商求情。
相反,在听到汉军宣布没收财产、判处死刑的判决后,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百姓奔走相告,场面热闹得像过年一样。
清理了城内的奸商后,汉军不仅铲除了地方豪强的帮凶与代言人,也在百姓心中树立了极高的威信。
短短半个月,县城百姓就完全接受了新的县正府和汉军的统治。
在此基础上,汉军组织的第一次公务员考试异常火爆。
大量百姓和读书人纷纷前来报考,希望有机会成为汉军的一员。
汉军所公布实施的公务员制度,对于这些没有功名的读书人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他们或许在科举考试上并不擅长,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能力就真的比那些考中功名的人差。
在别的领域,他们的才华甚至可能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