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成了别人的嫁衣!(2/2)
他几乎是一眼就被它深深吸引,心中升起一股强烈的冲动:如果可能的话,真想把它带回德意志!
当然,理智告诉他,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愿望。
不说汉军是否愿意出售,就算他们愿意卖,普鲁士也根本无力承担啊!
就连定远级战列巡洋舰的售价都高达八百万两白银,这艘战舰的价格恐怕至少也要数千万两!
这个数字实在太过惊人,甚至远远超出了他们海军几年的预算总额。
不过,即便买不起,也不妨碍他欣赏这艘战舰所展现出的力量与美感。
“这是我们海军的旗舰——炎龙号战列舰,目前正在船厂进行例行维护。”
战舰这种装备其实也非常精细,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必须送回工厂进行检修和保养。
例如更换部分零件、清除船底附着物、重新刷漆、进行防腐蚀处理等。
其中一些工序必须进入干船坞完成,也就是要将战舰完全脱离水面,才能彻底清理船底。
而炎龙号此刻所处的这座船坞,正是能够容纳五万吨级舰船的大型设施。
“我们可以登船参观吗?”
俾斯麦提出了请求,他希望能近距离看看这艘巨舰。
“可以,但只能参观外部结构,舰内舱室不能开放。”
“我们理解。”
俾斯麦点头表示明白。
不允许进入舰内多半是为了防止泄密,毕竟这艘战列舰是汉军唯一的主力舰,是他们的核心力量,自然会格外重视保密。
在汉军人员的带领下,俾斯麦与几名军官登上了炎龙号。
目前舰体的维修已基本完成,只等晾干后即可重新下水。
站在甲板上,望着那巨大的主炮塔和宽阔的舰身,普鲁士这边不断有人发出惊叹之声,连俾斯麦本人也难掩震撼。
尽管他已经制定了普鲁士未来几十年的战略方向,认为不应在海军方面投入过多资源,但此时站在这艘战舰之上,他的内心动摇了。
难怪日不落帝国不惜代价发展舰队,原来拥有一支海上无敌力量的感觉,竟如此令人着迷!
沉默片刻后,俾斯麦开口说道:“走吧,我们下舰,去看看工厂。”
他的意志力很强,硬生生压制住了内心的冲动,没有让自己沉溺于对海军的向往。
也许有一天,德意志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强大舰队,但那不是现在,至少不该由他来开启这段旅程。
在参观了平海级驱逐舰和海龙级巡洋舰后,俾斯麦最终拍板决定订购四艘海龙级巡洋舰和八艘平海级驱逐舰。
等到这批战舰服役,普鲁士将拥有一支由十三艘铁甲舰组成的小型舰队。
虽然这样的规模无法与日不落和高卢相比,但用来保卫本土的海上安全已经绰绰有余。
毕竟,普鲁士并不像某些国家那样追求海上霸权,因此并不需要过于庞大的舰队。
完成海军装备采购合同后,带着之前签署的协议文件,俾斯麦率领外交使团满意地离开了天朝。
这次出访收获颇丰,不仅成功与天朝签署了经济贸易协定,打开了这片广袤市场的大门,还获得了多项武器装备的生产授权,引进了多条关键武器的生产线。
虽然从表面上看,引进生产线后自行生产的成本与直接购买相差无几,但俾斯麦深知,这种技术引进不仅能提升本国军工体系的实力,还能带动产业升级,促进对天朝先进技术的吸收与转化。
而且在制造的过程中,工厂还能带来众多就业岗位,为社会提供丰富的就业资源。
此外,掌握自己的生产线,也更有保障。
一旦发生冲突,他们可以迅速提升产能,无需依赖遥远的海外供应,也无需担忧被其他国家封锁或制约。
因此,即使汉军方面给出的价格更高,俾斯麦依然坚持要把整条生产线带回国内自行制造。
这种做法在后世各国的军事采购中十分常见,显然这种策略带来的利益更加深远。
返航途中,普鲁士人恰巧与汉军的远征舰队一同启程。
对于这支满载士兵、气势汹汹朝南方海域驶去的舰队,普鲁士人起初还以为他们是冲着南洋的日不落势力去的。
毕竟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仍在日不落人的控制之下,这一带对于整个远东来说,可谓战略要地。
自家门口岂能容他人占据,汉军多半不会容忍日不落人长期驻守此地。
因此,普鲁士人一个个都满怀期待,以为自己能亲眼目睹天朝与日不落之间的大战。
然而,他们最终失望了,这支汉军似乎并无此意。
新加坡的日不落居民看到汉军舰队大举南下,并带着大量运输舰气势汹汹地逼近时,也和普鲁士人一样,以为战争即将爆发。
自从虎门海战之后,新加坡的日不落当局就一直忐忑不安,生怕遭到汉军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