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219章 诞育皇嗣,稳固国本!

第219章 诞育皇嗣,稳固国本!(2/2)

目录

此外,待将来击败日不落帝国、控制南亚后,还可从长安另修一路铁路南下,穿越西川,进入云贵,最终直达南亚沿海。

这样一来,天朝对南亚的影响力将大大增强,日后向此地迁徙人口、实现完全统治也将更加顺畅。

而这些优势,是定都天京与京城都无法比拟的。

至于粤城,其地理位置确实不够理想,因此林文一开始就未将其列入候选,仅作为过渡性的临时都城对待。

然而粤城在经济层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汉军在此兴建了众多工厂,铺设了大量铁路,这也算是他们在此短暂驻留期间留下的政治遗产吧。

而京城,则被林文计划设为陪都。

将来若要出兵高丽半岛、倭国,甚至远征北美,便可迁至此地,更便于调动海军,组织远洋作战。

“陛下,不如考虑长安吧。

汉唐盛世,正是因为定都长安才得以称雄四海,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如今我天朝日益落后于西方列强,若能定都长安,有助于重拾汉唐雄风,再现我朝昔日辉煌!”

汉唐的强盛,在天朝历史上堪称独树一帜。

除这两个王朝之外,其余朝代无论国力还是对外战绩,皆难以望其项背。

而这两个王朝皆起源于长安,因此这座城市在天朝百姓心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看到终于有人提及这座被遗忘的城市,林文心中甚是欣慰。

“好,长安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既然如此,那就定都长安,国号为‘汉’。

诸位爱卿先行筹备,准备明年的登基大典。”

之所以一开始无人提及长安,是因为此地早已衰败不堪。

汉唐时期的宫殿,如长乐宫、未央宫、大兴宫等,早已化为断壁残垣。

若要定都于此,必须提前修缮或重建宫殿。

更严重的是,汉唐时期长安作为都城,人口剧增,对当地生态造成了极大破坏,导致后期关中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粮食产量逐年下降,难以供养庞大的京城人口。

加之唐代以后,西域脱离中央统治,大量异族与异教徒涌入,本地人口大幅减少,若要定都于此,必须妥善处理这些矛盾。

正是由于长安存在诸多问题,众人才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它。

但林文正因这些问题突出,才决定选择此地,打算一劳永逸地解决它们,尤其是西域的宗教与民族问题。

皇帝下旨后,朝廷迅速行动。

大批物资与工匠涌入长安,开始修复城墙与宫殿。

清廷在此曾建有行宫,规模尚可,暂作皇宫使用,待长乐宫与未央宫重建完毕,再迁入新宫也不迟。

经过三个月的修缮,至1867年1月,长安城已焕然一新。

此时,皇帝已率大部分朝臣与国家机构进驻长安。

当西方各国得知天朝之王即将加冕称帝的消息后,无不震动,各国反应各异。

普鲁士率先表示欢迎,并决定派遣亲王亲临祝贺,出席汉王的登基典礼。

日不落帝国也以礼节性的方式表示祝贺,并由驻天朝大使出席庆典。

奥斯曼苏丹更是亲自前来,参加皇帝的登基仪式。

其余如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也纷纷遣使而来,就连正陷于内战的美利坚南北双方,也各自派人到场。

除毛熊外,世界主要国家几乎均派人到场,共同见证大汉帝国皇帝的登基大典。

于是,在1867年1月12日这一天,大汉帝国于长安城外、渭水河畔举行祭天大典,昭告天下。

在数百位中外使节的共同见证下,大汉帝国的首位皇帝正式加冕,登基为帝!

登基之后,皇帝面临一个现实问题:皇后的人选。

林文尚未娶妻,但一个帝国不能没有皇后。

他必须尽快成婚,册立皇后,并由她为帝国诞下继承人。

毕竟,如果皇帝没有子嗣的话,朝廷中的大臣和贵族们内心难免会感到不安。

一旦皇帝出现什么意外,刚刚建立的大汉帝国恐怕会迅速陷入动荡与危机之中。

历史上有不少王朝正是因为皇位继承问题没有妥善安排,导致政权不稳,甚至最终倾覆。

而政局的不稳定对于这些权臣贵族而言,无疑是一场灾难,意味着他们的既得利益将受到威胁,甚至可能失去一切。

因此,在林文登基称帝后,朝中众臣便纷纷上书,建议皇帝广选嫔妃,并从中择立皇后,以求早日诞育皇嗣,稳固国本。

皇帝一时有些无奈,有句话说得好:“皇帝不急,太监急。”

自己的婚事自己还没怎么放在心上,结果满朝文武反倒比他还着急。

然而,后宫无主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后宫也不能长期无主。

于是林文采纳了群臣的建议,决定着手挑选合适的人选,册立为后。

此消息一出,朝野上下顿时议论纷纷,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无数家族都想方设法,希望将自己的女儿送入宫中,博得一线机会!

毕竟,眼下皇后之位仍然空悬,倘若自家女儿有幸被皇帝看中,册立为后,那整个家族都将飞黄腾达,摇身一变成了尊贵的皇亲国戚!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