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经济收益!(1/2)
再比如说,天朝为藩属国提供安全保障,因此有权在境内驻军,难道过分吗?
而这些驻军的部分费用由被保护的藩属国承担一部分,这也不算苛刻吧?
日不落辛苦经营殖民地,目的不也是为了获取资源与市场,从而榨取利益吗?
而天朝则完全可以通过更为温和的朝贡体系来达成类似甚至更优的效果。
相比殖民地容易激起反抗,藩属国制度则更易赢得民心,甚至能让这些国家对宗主国心存感激、衷心追随。
如此一来,天朝不仅能够获得与殖民统治相当甚至更高的收益,还能省去沉重的管理与镇压成本,投入与回报之间显然更具优势。
因此,波斯的主动归附,正好可以成为示范案例,向世界其他国家展示依附天朝的好处。
天朝不同于西方那些意图亡国灭种、推行殖民统治的列强,投靠天朝不仅不会遭受侵略,反而能获得庇护,且天朝也不会随意干涉内政,损害他国利益。
这种合作模式,比起沦为西方的殖民地、甚至被直接灭亡的命运,显然更具吸引力。
因此,林文对波斯归附一事极为重视,他打算将波斯打造为一个模范藩属国,向全球展示这一新型关系的前景。
波斯人原本只是想找个靠山,借天朝之力抵御日不落与毛熊的威胁,没想到却意外抱上了天朝的大腿。
自他们正式成为天朝藩属之后,竟再未受到其他列强的侵扰,这种安全感,正是他们当初所梦寐以求的。
波斯国内局势稳定后,大幅缩减军力,节省了巨额军费开支。
外部环境安定后,本国商业投资迅速升温。
大量来自天朝的商贾来此兴办实业,开矿掘山,带动了地方就业,提供了大量岗位,居民收入明显增加。
随着收入提升,消费能力显着增强,于是从天朝进口的商品数量大幅上升,极大地推动了天朝的出口贸易,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因双方经贸往来日益紧密,为便于商品流通和波斯矿产输出,天朝出资修建了多条铁路和港口设施,极大改善了该国交通与基础设施条件。
虽然这些基础设施多数产权归天朝所有,利润也主要流入天朝国库。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投入确实推动了波斯的经济腾飞,短短几年间,这个原本落后的中亚国家迅速跃升为地区最富庶的国家之一。
这一转变引起全球广泛关注,也让许多国家心生羡慕。
于是,许多小国纷纷派出代表前往天朝,希望效仿波斯,成为其附庸,以期走上同样的发展道路。
当然,这一切是在稍晚些时候才发生的,而眼下,两国的合作刚刚起步。
天朝在将波斯纳入附属之后,实质上掌控了整个波斯湾地区,这使得大规模开发当地石油资源成为可能,并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1868年2月,北美大陆。
鹰酱国内战已进入第八个年头。
在原有时空中,南北战争应在1865年结束,但因天朝的介入,北鹰酱迟迟未能击败南鹰酱,冲突延续至今。
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给鹰酱带来了巨大创伤。
直接死于战场的平民与士兵已逾两百万,军队伤亡总数超过六百万。
受伤人数更高达四百万人以上,伤亡合计超过六百万。
这个数字无论放在哪个时代都令人震惊,更何况此时鹰酱总人口仅有三千余万,远不及后来的三亿之众。
因此,六百万的伤亡对鹰酱来说几乎已是元气大伤。
战争的代价不仅体现在人口损失上,财产和土地的损毁也极为严重。
南方原本拥有大量种植园,但战争造成劳动力严重短缺,青壮年大多被征召入伍,奔赴前线。
此外,北军在格兰特等将领指挥下多次南侵,推行极端残酷的“焦土政策”,焚毁房屋、掠夺物资、杀害平民,几乎无所不用其极。
他们对待南方居民如同异族,毫不手软地开枪射击,将他们送入地狱。
这种暴行对南方造成了极大创伤,也正因如此,南方各州团结一致,对北鹰酱的仇恨更深,民众纷纷踊跃参军,甚至变卖家产,捐给南鹰酱正府,以支持继续抵抗。
既然北军不将他们视作同胞,南方民众自然奋起扞卫自己的家园。
结果,北军的焦土政策不仅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激起南方更为顽强的抵抗,这也是战争长期化的重要原因。
与南方的处境不同,北方由于工业基础雄厚,大量人口被工厂吸纳。
当时工厂普遍对工人进行严酷压榨,这些北鹰酱工人生活困苦,甚至还不如南方的黑人奴隶,因此他们对国家缺乏归属感和忠诚度。
即使被强行征召入伍,北鹰邦的军队战斗力也远远比不上南鹰邦!
对于南军来说,他们是在扞卫家园,保护自己的亲人免受北军的侵害。
在这种背景下,他们的战斗意志极其高涨,士气旺盛得惊人。
哪怕部队被打散,南军士兵也不会选择退缩,而是自发集结,继续战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