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271章 血腥之月!

第271章 血腥之月!(1/2)

目录

当初日不落意图染指天朝,其中一个重要的动因正是来自对天竺的经验判断。

天竺人如此轻易地被征服,让他们误以为同样拥有庞大人口、同样位于亚洲的天朝,也可能如天竺般轻易被征服。

占领天竺后,日不落不仅获得了广阔的市场,还拥有两亿多廉价劳力,为他们生产各种物资,包括生丝、棉花、红糖、茶叶等。

他们在天竺大力推广种植经济作物,这些作物利润丰厚,能为宗主国带来巨额收益。

至于粮食这种利润较低的作物,则很少种植。

大量耕地转而用于经济作物的生产,导致粮食产量严重下降,每逢灾年便容易爆发饥荒。

一个拥有数亿人口的地区,一旦发生饥荒,绝非小问题,往往会带来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人的死亡。

历史上的1876至1878年间,天竺就曾爆发严重饥荒,死亡人数超过六百万。

这个数字还是日不落方面粗略估计的结果,因为死者众多,而殖民当局对此并不重视,根本未认真统计。

更令人愤慨的是,在饥荒最为严重的年份,日不落仍在大量从天竺出口粮食,丝毫不顾那些挣扎在死亡边缘的民众。

殖民者对殖民地的剥削与压迫,由此可见一斑。

倘若日不落成功征服天朝,他们的所作所为恐怕也不会比在天竺好多少。

不过幸运的是,天朝并非天竺。

天朝人自古尚武,面对外敌从不轻易屈服,绝非那种只会束手就擒的民族。

因此,日不落的军事征服计划最终未能得逞,在遭遇激烈抵抗后,不得不放弃亡国的念头,转而采用通商贸易等方式进行经济渗透。

对如今的日不落而言,当初被视为优点的天竺人顺从、不尚武的特性,如今反而成了弱点。

既然不尚武,征召他们入伍自然难以发挥作用。

这些士兵一旦上战场,不是临阵脱逃,便是轻易投降,指望他们拼死作战,几乎不可能。

因此,想从天竺人中招募可靠的兵力,几乎不现实。

“既然天竺人不行,那就只能从北边的廓尔喀人和锡克人中征兵了。

这两个族群相对勇武,其中廓尔喀人更是出色的山地步兵,非常适合作为雇佣军使用。”

对南亚局势较为熟悉的大臣们提出了一个建议:招募北方的锡克人和廓尔喀人参战。

这两个民族并非本地天竺人,但他们曾在抵抗日不落帝国入侵的战斗中展现出非凡的战斗力,给当时的侵略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因此,当需要寻找可靠的兵力补充时,日不落人第一时间便想起了他们。

面对来自天朝的严峻军事压力,日不落人迅速展开了行动。

他们一方面加紧通过海上运输大量武器装备送往南亚,另一方面则在天竺境内加快招募锡克人和廓尔喀人的步伐。

对这两个族群的年轻男子来说,能够加入日不落的军队,吃上稳定的军饷,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选择。

毕竟,英军的军饷待遇优厚,即便是雇佣兵,薪酬也远高于当地普通百姓的收入水平。

再加上军人身份在当地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未来甚至还有机会获得日不落的国籍,迁居至本土生活。

因此,对这些族群的人来说,加入日不落军队的吸引力极大。

短短半个月内,日不落便成功征召了十万锡克士兵与五万廓尔喀战士。

这一成果让日不落方面非常欣喜,随即为这两支部队配备了最精良的武器装备,并从本土调派专业军官前来进行训练和指挥。

再加上日不落在南亚原本的驻军,待整编训练完成后,日不落在南亚可调动的战斗部队将达到二十万人以上!

这样一支军队,足以保障南亚地区的安全稳定。

甚至,一旦未来继续在当地扩充军力,日不落还可能将战线北推,尝试占领天朝境内的高原地区。

这样一来,南亚殖民地将获得一道天然屏障。

依靠藏青高原的地势优势,他们可以有效防范天朝军队从高处发动进攻。

而一旦他们控制了高原,便可以反过来利用地形优势,向天朝腹地发起攻击。

天朝都城长安距离高原并不遥远,若从高处发起突袭,攻陷其首都并非没有可能。

历史上的确曾发生过类似的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