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换取在欧洲战场上的撤军!(2/2)
因此,如果协约国能集结两百万兵力,便有可能在西线占据压倒性优势!
当然,这还是在双方都全力动员的前提之下。
而目前,德军在西线的兵力仅约一百二十万,与最大动员能力尚有不小差距。
因此,日不落与协约国有机会在德意芷完成全面动员之前发动进攻,先发制人!
然而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极难,尤其还要分兵应对天朝的压力,更难集中力量在欧洲战场!
因此林文判断,既然日不落已有与天朝议和的打算,那他们迟早还会回来找天朝谈判!
只是下一次,他们必须拿出足够让天朝满意的条件,否则,天朝也不会答应议和!
在欧洲,日不落本土。
得知大使试探失败、无功而返的消息后,日不落高层并未感到意外。
原本就是一场空手套白狼的尝试,对方不答应也在情理之中。
反倒如果天朝轻易接受条件,他们恐怕才会开始怀疑对方的真实意图。
“现在,我们得认真想想,怎样开出条件,才能让天朝撤兵?”
首相亨利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疲惫地说道。
这几天他几乎没合过眼。
自从毛熊人在华莎城惨败后,协约国的局势已变得十分不利。
此前制定的种种战略计划如今已难以实施,他们必须重新规划新的应对方案。
而这新的方案其实也很清晰:尽可能收缩战线,避免与其他非关键国家交战,集中力量应对眼前最危险的敌人——德意芷帝国!
欧洲是日不落帝国的根本,一旦欧洲局势失控,本土安全将受到直接威胁,而本土一旦动荡,日不落在全球的殖民体系和霸权都将受到严重冲击。
因此,欧洲的战略优先级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如今毛熊自身难保,显然已经指望不上了。
而一旦失去毛熊的牵制,天朝便可腾出手来,扩大在其他地区的影响力:可能加强在北非的扩张,在南洋采取攻势,甚至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日不落在南亚的殖民地。
只要日不落与天朝仍处于敌对状态,这些威胁都极有可能成为现实。
“首相阁下,我认为我们可以考虑以停止对倭国内战的干预,换取天朝退出欧洲战场,并停止对德意芷的支持。”
内政大臣率先发言,他提到的,是日不落在远东的重要棋子——倭国。
倭国正陷入内乱,倒幕派与幕府激烈交锋,而幕府背后的西南诸藩,背后正是日不落帝国在支持。
通过扶持这些势力,日不落得以在远东牵制天朝的力量。
毕竟,如果让一个与日不落帝国关系密切的政权在倭国掌权,那么倭国很可能会对天朝本土构成潜在威胁。
因此,从天朝的角度来看,他们自然希望日不落帝国停止对萨摩藩等西南各藩的支持。
所以,内政大臣提出的这个建议,确实有一定的操作空间!
“不过,光靠这个条件,恐怕还不够说服力。”
亨利首相也认为这个筹码可以使用,但分量显然不够,根本无法与天朝手中的资源相比。
倭国本身国力薄弱,即便日不落继续支持西南诸藩,并帮助他们推翻幕府、取而代之,成为倭国的新政权。
对天朝来说,顶多也只是多了个需要关注的对象罢了,远远谈不上构成实质威胁。
以天朝如今的海军力量,完全有能力封锁倭国沿海,将他们限制在本土之内。
作为一个岛国,如果失去了海上控制能力,连自家门口都走不出去,更别说对大洋彼岸的天朝造成什么影响了。
而欧洲这边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尤其是第二帝国,他们的实力更为雄厚,还有波罗的海这个天然的后院,具备发展为内海的潜力。
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完全可能组建起一支强大的舰队,对日不落构成真正的威胁。
相比之下,倭国对天朝的威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即便存在,也只是表面的,处理起来并不困难。
“之前天朝出兵占领了高卢宣称的安南地区,我们一直没有予以承认。
不如借此机会承认他们对安南的主权?”
四年前,日不落曾发动过一场针对天朝的远征。
当时高卢军队从南越方向进攻天朝的镇南关,结果大败而归,不仅全军覆没,还被天朝军队顺势推进到南越,吞并了整个安南地区。
这片土地原本是高卢的殖民地,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对该地区的主权主张。
而日不落也从未正式承认天朝对安南的控制。
但如今天朝日渐强盛,高卢恐怕已无力收复,与其如此,不如顺势承认天朝对安南的统治权,换取他们在欧洲战场上的撤军。
“这个提议对天朝来说没有任何实质价值,反而会激怒我们的重要盟友高卢,因此完全没有必要提出。”
亨利首相皱了皱眉,对这个建议明显不太满意。
他思索片刻,随即开口道:
“我认为,不如将新加坡与马六甲让给天朝,换取他们退出欧洲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