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元气大伤!(2/2)
单看此次出兵规模与进攻力度,便知这场战争绝不会草草收场。
汉军势必要打到毛熊中枢,迫其屈膝求和,甚至将其彻底瓦解才肯罢休。
既然如此,土鸡便不再是孤军奋战,也无需独自承担风险。
他们完全可以借势而起,趁此良机与汉军协同进兵,在瓜分毛熊的过程中争取最大利益。
当年令他们对毛熊心生忌惮,是因为那家伙身躯庞大,人口众多,地盘辽阔,又生性彪悍、崇尚武力。
面对这样一个无论人口还是疆域都远超自己的对手,土鸡人自然不敢轻易独自硬碰。
然而克里木一战让他们明白过来:只要能找到盟友联手出击,毛熊也并非不可战胜!
十五年前并肩作战的是高卢与日不落国,而如今站上战场的,却是天朝将士!
这支军队的实力,甚至超过了昔日两国联军之和,反观今日的毛熊,早已不复当年之勇。
他们在东欧被汉斯打得溃不成军,大片领土沦陷,主力部队折损严重;
在东部战线又屡遭汉军重创,接连丢失战略要地,兵力持续消耗。
更糟的是,国内农民揭竿而起,哥萨克四处骚扰,内忧外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猛烈。
如今的毛熊,实力怕是连鼎盛时期的半成都不到!
既然如此,土鸡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半个月前,当得知汉军攻克第比利斯,并迅速向北高加索推进时,土鸡高层再也坐不住了。
高加索紧邻黑海沿岸,若汉军顺势长驱直入,用不了多久就能深入伏尔加河下游腹地。
那片土地正是土鸡梦寐以求的战略目标——倘若再不出手,等汉军完全控制局势,恐怕连汤都不会给他们剩下!
于是苏丹紧急召集军中重臣,提出对毛熊动武的构想。
将领们分析局势后一致认为:此时开战,天时地利人和尽在掌握。
其一,军事改革多年积累成果显着,已组建起二十多万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新式陆军;
其二,毛熊如今元气大伤,而汉军正发起猛攻,其有限兵力必然全部调往东方迎敌,无形中为土鸡减轻了压力,等于替他们牵制住了主力。
只要抓住时机发动突袭,定能让毛熊措手不及。
一举拿下乌克蓝全境并非奢望。
一旦吞并乌克蓝及周边区域,土鸡国力将实现飞跃,重现昔日帝国辉煌的日子也将指日可待!
而毛熊则不同,接连丧失东欧核心地带,乌拉尔一带又被汉军步步蚕食,人口锐减,国土萎缩。
此消彼长之下,即便将来恢复元气,也不可能再回到巅峰状态。
而彼时的土鸡,已据有广袤平原,兵强马壮,即便没有外援,单凭自身力量,也足以与之抗衡,甚至将其击败!
这正是苏丹此刻激动难抑的原因——想到曾经濒临覆灭的帝国,如今竟有望逆势翻盘……
军中的将领们同样热血沸腾,纷纷献策,争先恐后地规划进攻路线。
苏丹听罢频频点头,却仍未表态。
因为他最倚重的两人,至今尚未开口。
“两位将军,你们怎么看?”
待众人言毕,他终于将目光投向身旁最受信任的努里帕夏和李绍恩。
“李,抱歉啊,你刚回来就要随我出征,没法留在君士坦丁堡陪家人。”
一支从首都开赴多瑙河前线的队伍中,主帅努里帕夏语气诚恳地对李绍恩说道。
李绍恩心中清楚,留在城里也不过虚度光阴,倒不如率军北上,共击强敌。
更何况,助土鸡征战毛熊,实乃双赢之举。
于土鸡而言,能拓展疆土,重振祖业;
于天朝而言,则可借势削弱宿敌,减轻自身压力。
他摆了摆手:“受命于君,理当竭尽全力。
陛下如此信任我们,岂能因私废公?再说战机稍纵即逝,若行动迟缓,只会错失良机。”
努里帕夏闻言,深感认同,重重地点了点头:
“说得好!你能这般识大体、顾大局,实在令人钦佩!”
李绍恩笑着摆摆手,这种客套话就别说了,再说下去,他自己都要不好意思了。
两人一路策马疾行,只花了三天便抵达了多瑙河南岸的纳兹格拉。
这地方离普列文要塞不远,同属南岸城市,气候风土、民情习惯都相差无几。
“上次我们是守,没想到转眼间轮到咱们主动出击了。”
“没错,上回守住了,这回也绝不能输!”
“可进攻比防守难得多。
听说俄国人从咱们这儿学去了挖战壕的打法,现在反过来用在自己防线上,要是真这样,咱们怕是要吃不少苦头。”
努里帕夏皱着眉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