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此地不宜作战!(2/2)
跨过最危险的区域后,全军上下戒备全无,人人觉得大局已定,何须再提心吊胆?
可正是这一松懈,给了倒幕军千载难逢的机会。
山县有朋虽不及西乡隆盛那般威名赫赫,却也非等闲之辈。
他敏锐察觉到敌军心态的变化,立即调整部署,并未急于进攻,而是故意放走幕府的前锋部队,耐心等待其中军主力进入伏击圈后,才猛然出手,发动突袭!
幕府军瞬间陷入混乱。
一是没想到竟会在这种地方遭袭——之前那么有利的地形都没埋伏,如今反在这里动手?二是前锋刚安然通过,后方却骤然崩塌,心理上毫无准备。
他们压根没料到对方竟能如此沉得住气,专挑这个节点下手。
而中军本就以辎重和后勤为主,作战兵力本就不多,猝然遇袭之下,顿时阵型大乱!
尽管他们装备了千挺机枪和二十门新型野战炮,但多数机枪集中在前军手中,中军几乎无火力可用;至于那些大炮,在近身混战中更是毫无施展空间。
倒幕军一上来就猛冲阵地,逼入贴身肉搏,炮兵还没反应过来,阵地已被突破。
这些笨重火炮不仅没能发挥作用,反倒成了累赘,拖慢了撤退脚步。
毫无防备的中军在白刃交锋中迅速崩溃,大量弹药、粮草、火炮尽数落入敌手!
战局至此,形势急转直下!
夺下野战炮后,山县有朋当机立断,下令从南北两翼夹击先前放过的幕府前锋部队。
这支先锋乃幕府精锐所在,若能将其歼灭,必将沉重打击敌方士气,甚至有望逆转战局——乘胜反攻关原要塞,进而长驱直入关东腹地!
可惜,计划未能完全如愿。
后方激战的动静很快惊动了前方部队。
前锋将领反应迅速,一面就地构筑工事,准备迎敌;一面紧急传信求援,请求关原乃至关东方向的友军尽快出兵接应。
一旦援军赶到,局势或将反转——原本偷袭得手的倒幕军反而可能陷入包围,面临被前后夹击、一口吞下的风险。
倒幕军清楚,若再拖延战局,形势必将对自己不利,于是如同猛兽般向幕府军发起了疯狂反扑。
双方在草津附近的守山一带展开殊死争夺。
倒幕军准备充分,又刚获胜利,士气正盛。
然而幕府军凭借大量配置的机枪,在防御中展现出惊人威力。
无数倒幕士兵在冲锋途中被密集火力扫倒,转眼间化作横陈荒野的冰冷尸体。
惨烈伤亡迫使倒幕军暂缓攻势,幕府军得以喘息,将士们心中燃起一丝希望之光——仿佛胜利已近在咫尺。
就在此刻,战场风云突变。
倒幕军动用了从幕府手中缴获的新式火炮,将炮口对准前线阵地猛烈轰击。
事实证明,火炮的破坏力远胜机枪,射程更远、覆盖更广。
随着一声声巨响,幕府军阵线开始动摇,防线在炮火下寸寸崩裂。
借着炮火掩护,倒幕军重振旗鼓,再次发起冲锋。
幕府军虽拼死抵抗,却难挡如潮攻势。
尤其在己方最引以为傲的天朝所供火炮转而轰向自己时,军心几近瓦解。
那些曾被视为决胜关键的利器,如今竟成了敌人手中的屠刀,怎能不让人心寒绝望?
与此同时,前线溃败、主力被围的消息传至德川庆喜耳中。
他起初根本不信,断定必是误传。
不久前还捷报频传,怎会顷刻之间落入灭顶之境?他倾尽资源打造的精锐之师,岂能如此轻易覆灭?
“将军!此刻必须立即派出援军接应,同时命令前线部队放弃据点,迅速后撤!若继续滞留原地,敌军势必集结兵力,将其全数歼灭!”土方岁三见德川迟迟未决,情急之下挺身而出,直言进谏。
“没错!”近藤勇亦站出来附和,“主力若失,幕府根基便毁于一旦!更何况,那支军队还配备了天朝新交付的先进武器,一旦尽数落入敌手,后果不堪设想!”
德川庆喜这才如梦初醒,当即下令从后备兵力中抽调精锐,火速出关救援被困部队。
而倒幕军这边,正如土方所料,山县有朋的成功行动极大鼓舞了全军士气。
西乡隆盛对此大加赞赏:“山县此战打得漂亮!我原本只望能重创敌军,未曾想竟能逼至如此绝境,甚至有望一举歼灭其主力!”
西乡素来果断,察觉战机稍纵即逝,立刻亲率主力向草津挺进,意图趁势将幕府前线大军彻底吞没!
只要吃掉这支核心力量,通往江户的道路将再无阻碍。
除非天朝直接出兵干预,否则他确信自己终将攻入江户城,让德川庆喜尝一尝众叛亲离的滋味!
于是,围绕困守草津的幕府军,一场决定脚盆命运的大决战悄然拉开帷幕。
同一时间,幕府兵败草津的消息也传回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