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纯属意外收获!(2/2)
不少人心里打鼓。几年前他们确实从欧洲那些老牌强国那儿借过款——当时日不落和高卢都将南军视为牵制北**的棋子,因此不惜提供武器、发放低息贷款,巴不得南鹰酱跟北边死磕到底。
他们的算盘打得响:只要鹰酱深陷内乱,全球格局里就少了个强劲对手。
可随着战局逆转,南军节节败退,那些曾经慷慨解囊的国家立马翻脸,断援、停贷,毫不留情。如今再去求他们,恐怕连门都摸不着。
“眼下欧洲自身都难保,日不落元气大伤,高卢被汉斯揍得抬不起头,指望他们输血,不现实。咱们得另寻出路。”
一位官员冷静分析后下了结论。
“西方靠不上,那就看看东方。不如直接去找天朝谈谈?听说他们家底厚实,白银多得数不过来。只要我们把利息抬高一些,说不定真能撬动他们的钱袋子。”
……
“南鹰酱想跟我们借钱?”
林文听到消息时,眉头微挑。说天朝有钱,的确没错——几百年对外贸易积累下来的白银,确实让民间存了不少财富。
但要说富得流油?那也不尽然。林文清楚,朝廷表面上风光,实则处处捉襟见肘。若真阔绰,哪会连铁路建设都步步为营?工业推进又怎会如此迟缓?
“是的,他们正在为安置北方流民做准备,资金缺口很大,目前财政已经吃紧。”
林文沉吟片刻,忽然一笑:“借钱可以,但不要他们的借据。你去告诉他们——如果愿意把得州割让给我们,这笔交易倒是可以谈。”
南军的经济命脉依赖棉花等农产品,回本慢,利润薄,外加旧债累累,即便将来想还天朝的钱,也得排在其他债权国之后。这笔账,怕是要拖上十几年才能见到回头钱。
对同样急需用钱推动变革的天朝来说,这种长期投资并不划算。
但如果换成土地呢?那就另当别论了。
南鹰酱地广人稀,许多区域尚未开发。得州对他们而言,不过是边疆一块新开辟的荒地,人口稀少,基础设施几乎为零。再加上战争期间屡遭北军穿插扫荡,百姓早就跑光了,战略地位在他们眼里无足轻重。
至少,在发现地下埋着黑金之前,没人看得上这块地。
可林文知道——那
所以他对这块土地,志在必得。
用一笔短期难以回收的资金,换一块未来价值连城的战略要地,怎么看都是笔好买卖。
只希望对方肯松口。
“哦?他们还真是开口了?那你说,他们打算出什么价,来买这块地?”
南军方面在听到这个提议后,并未立即回绝,反而对天朝开出的条件表现出几分关注。
若价码合适,这笔买卖倒也不是不能谈。正如林文所料,他们本就认为这片土地算不上多重要,卖与不卖,影响不大。
抱着这样的心态,南鹰酱接受了天朝的建议,并派遣专人前往交涉,商议具体事宜。
这件事牵扯不小,毕竟得州幅员辽阔,虽因战乱不少人背井离乡,但仍有大量百姓在此扎根生活。
天朝并不打算接收这些鹰酱民众,安置的责任自然落在南军自己肩上。恰巧此时北方涌来大批流民,南军便顺势将迁出的本地居民与北方难民混编安置,既缓解了安置压力,又能让彼此相互牵制,减少动荡风险——有自己人掺在其中照应,心里也踏实许多。
林文得知南军同意交易后颇为惊喜。原本只是试探性地抛出提议,没想到对方竟真肯点头,着实超出了他的预期。
但机会既然送上门,哪有放过的道理?
他迅速派出谈判代表,与南鹰酱展开磋商。双方你来我往,几经拉锯,最终天朝以两千万两白银,另加一批粮食、食用油、布匹等战略物资,成功购下得州全境。
这个价格可以说相当划算。回看历史,1867年鹰酱从毛熊手中购入阿拉斯加,耗资720万美元,折合白银约一千万两。可阿拉斯加那地方天寒地冻,荒原万里,几乎无人问津。
如今天朝买下的得州,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资源潜力远胜当年的阿拉斯加,按理说价值应高出数倍。只可惜南鹰酱至今仍不清楚地下蕴藏的丰富矿产,因此估价偏低。
倘若他们知晓此地日后能掘出多少黑金与矿藏,恐怕开价绝不止于此。
而南军之所以愿意低价出手,也实属形势所迫。当前全球局势动荡,能提供资金与物资支持的国家寥寥无几,唯有天朝尚有余力。
更何况,与天朝达成此次交易,还能进一步巩固双边关系,为两国之间的和平协作添砖加瓦。
于是,南鹰酱拿到这两千万两白银后,几乎立刻投入采购。他们向天朝订购了大批粮秣、衣物、帐篷和药品等急需物资,同时还租用了一支船队,请其协助将这批补给运往北美。
这样一来,安置北方迁徙而来的鹰酱百姓就有了基本保障。
而对于天朝来说,这二千万两银子不过是转了个圈又回到账上。虽然交付了一批实物资源,但这些正是国内积压严重的库存品——过去还正愁产量过剩、销路不畅。
如今南鹰酱主动上门大比采买,简直是雪中送炭,一举化解了燃眉之急。
这场交易,可谓各取所需:天朝得了土地,未损实利;南鹰酱得了救命物资,解了眼前困局。双方皆大欢喜,互称满意。
更令人意外的是,此前林文已在考虑暂缓扩张步伐,准备先稳固现有疆域,消化吸收新并入的地区。
却不料竟通过一次商业谈判,轻而易举将得州纳入版图,纯属意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