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暴露敌方火力,伤亡极其惨重!(2/2)
既然主将已做出决断,他们所能做的,就是执行命令,率部向前推进。
至于能否取胜,谁心里都没把握。
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响起,鹰酱的试探进攻正式展开。
格兰特果然没有食言,承诺的炮火支援全部到位,给予了最大限度的掩护。
再加上谢里登从谢尔曼处协调调集的火炮,三路兵力的炮兵力量集结一处,在准备阶段展现出惊人的火力威势。
开战伊始,汉军阵地便被密集炮火全面覆盖。吸取过往教训,鹰酱炮兵此次特意保持了安全距离,几乎是在最大射程边缘进行轰击。这样一来,若汉军想要反击,就必须渡过密西西比河,深入南岸才能触及对方炮兵阵地。
若继续驻守北岸,即便汉军火炮射程占优,也已无法触及敌方阵地。因此,对方在开火时毫无顾忌,不必担忧遭到还击,得以将全部火力毫无保留地倾泻至汉军防线之上。
其后果显而易见——在密集炮火的持续轰击下,汉军前线伤亡迅速攀升。
“敌人兵力并未大规模集结,却动用如此数量的火炮,摆出一副全面强攻的架势,实在反常!”
汉军指挥所内,望着前方阵地上腾起的滚滚硝烟,诸将无不面露疑色。敌军此举声势浩大,远超实际所需,令人费解。
“我们仓促构筑的防线尚不稳固,许多漏洞在炮击中暴露无遗,士兵伤亡也超出预估。这些都需战后仔细复盘。但你们也不必只盯着敌情,我军后备力量充足,他们若增兵,我亦可增兵,无需过度紧张。”
相较下属的焦虑,赵明诚显得从容许多。他刚刚接到一封电报:从西海岸出发的主力部队已深入得州,正调头北上,直指印第安纳——这片区域已深入鹰酱腹地。一旦攻克,整个北美战局将基本定型。
届时,汉军控制核心地带,进可北援前线大军,对南方之敌形成战略压制;退亦可沿南北战争时期北军旧道推进,趁敌南方兵力空虚之际,自南向北撕开防线。如今鹰酱南方驻军已被大量抽调,防务近乎空壳,哪怕仅派数万精锐疾驰突进,便足以动摇其整体布防,打乱其全盘节奏。
当然,此举风险极高。鹰酱民间枪支泛滥,民风剽悍,深入敌后的奇袭部队极可能陷入民众围堵,犹如孤舟漂入汪洋,举步维艰。
倘若后续主力推进迟滞,先头部队恐将孤立无援,处境堪忧。
正因胜券在握、胜利在望,汉军高层最终未选择此险招。
然而无论如何,自主力正式挥师挺进鹰酱中部的那一刻起,战局已然逆转。
尽管此时的鹰酱与后世不同,人口仍集中于东部,中部尚未充分开发,但相较于荒凉西部,此处已有相当人口基础。
因此,汉军进入该区域的消息必将迅速传遍全国。一旦鹰酱正府察觉,便会惊觉自己中计——原以为主攻方向在北方,实则致命一击来自西南。届时,势必紧急调遣北方兵力南下西进,阻截汉军主力。
如此一来,北线压力自然骤减,汉军所面临的军事重压也将随之瓦解。
这正是赵明诚镇定自若的底气所在。纵然眼前之敌摆出进攻姿态,实则大势已去,攻势难以为继。留给他们的窗口期,已经所剩无几。
故而,汉军当前的任务极为明确:稳住阵脚,拖住对手即可。
眼下这处阵地本就是临时修筑,本就不求固若金汤。能守则守,不可守便撤。大不了渡过密西西比河,退回此前战线。反正主动权在我,不必急于一时。
堪萨斯,鹰酱中部要地。
西路军先锋已拿下堪萨斯南部小镇格温——位于首府威奇托以南的一处要冲。虽镇子不大,却扼守南线门户。此地失守,威奇托便再无屏障,完全暴露于汉军兵锋之下。
鹰酱中部多为昔日印第安人保留地,地广人稀,但土地肥沃,极宜耕作,后世正是其粮仓重镇。
然农业区人口稀疏,信息闭塞,汉军一路穿行,竟未引起广泛关注。沿途所遇城镇皆已被迅速控制,消息未能外泄。因此,这支深入敌后的部队,至今仍如幽影般悄然前行,无人知晓其已兵临城下。
如果此地人口稍稠密一些,汉军根本不可能悄无声息地隐藏踪迹,势必会暴露在鹰酱人的监视之下。然而幸运的是,这片区域人烟稀少,汉军的探子早已将鹰酱方面的动向摸得一清二楚。凭借骑兵出色的机动性,他们抢在对方反应之前封锁了关键通道,切断了敌方的通讯线路,使其彻底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通讯一旦中断,汉军主力便从容不迫地向前推进。与此同时,还有数十万倭国附属部队随行跟进。这些仆从军负责后方秩序与治安维稳,使得汉军得以甩掉包袱,全力向前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