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伤亡巨大,阵地失守!(1/2)
突如其来的打击令美军措手不及,进攻节奏瞬间被打乱。这正是他们最不愿面对的局面。
“快!调人回防!”
他们被迫从中路抽兵,紧急支援侧翼与后方,唯恐整条战线就此崩塌。
“潘兴那边到底出了什么事?敌军怎么会这么快绕到我们背后?”
他们心里清楚,五万人不可能永远挡住汉军。但好歹也能撑一阵子吧?哪怕半天也好!
可现实是,不到三个小时,敌军就已经出现在他们的后方。这速度之快,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难道……潘兴叛变了?
若未叛变,敌人怎会来得如此神速?
“要不派人去看看情况?如果他们还在,就让他们立即向我们靠拢,从外线施压,既能牵制敌人,也能保全自己。”
“可要是他们已经被吃掉了呢?”
“不可能吧!就算五万头猪,三天也抓不完啊!”
可事实证明,歼灭一支五万人的军队,远比抓五万头猪容易得多。
猪会四散奔逃,满山乱窜,难以围捕;而人是有组织的,尤其是军队,往往成建制行动。这五万美军在战场上本就集结作战,一开战就被大量杀伤,剩下的不少人直接弃械投降,真正溃逃的只是少数。
因此,清剿溃兵的工作反而轻松许多——比起漫山遍野抓猪,收拾这群丢盔卸甲的士兵,简直轻而易举。
当然,这种任务汉军绝不会亲自动手,全都交给了依附他们的仆从部队去执行。而汉军的主力早已悄然迂回至美军后方,与从左右两翼快速包抄的部队协同配合,在美军外围迅速形成了一道庞大的合围圈!
虽然这道包围圈尚未完全收紧,略显松散,但此时的美军并未急于突围。他们的全部注意力仍集中在正面那支死死挡住他们去路的汉军部队上——显然,他们仍未放弃救出被围主将的打算。
在战场东侧,也就是最初交火的区域,一栋残破的房屋内,一名中年军官脸色苍白地倚墙而坐,呼吸微弱。
屋外枪声炮声不断逼近,一步步压缩着这片残存的安全区,守在他身边的几名全副武装的警卫神情紧绷,手指始终扣在扳机上,随时准备迎战。
“怎么样?查尔斯军医,将军的情况到底如何?”
一位肩扛少校军衔的年轻军官一见军医合上急救箱,立刻上前一把抓住他的手臂,声音颤抖地追问。
名叫查尔斯的军医倒吸一口冷气——安德尔少校这一抓力道极重,几乎让他手臂发麻。可当他看到对方眼中那掩饰不住的焦虑,原本想说的话又被他咽了回去。
“安德尔少校……将军的脾脏被弹片击穿,正在持续内出血。如果我们不能尽快转移到安全地点,取出异物并进行紧急输血,他很可能会因急性失血陷入休克,甚至……”
查尔斯没有再说下去,但屋里的每个人都清楚那未尽之言意味着什么。
毕竟,将军自受伤以来流了多少血,这些贴身护卫最是清楚。他们用光了所有止血绷带,才勉强控制住体表伤口,可腹腔内的出血却无法阻止——若不及时手术,死亡只是时间问题。
而这位重伤垂危的将领,正是美军总指挥谢里登本人。
早前战斗中,他试图组织防线,阻挡汉军推进,为援军争取宝贵时间。然而此举反而暴露了指挥部位置,引来汉军猛烈炮击。一阵狂轰滥炸之下,指挥所瞬间化作废墟。
随行的十余名参谋非死即伤,大多当场牺牲,幸存者也已奄奄一息。千钧一发之际,几名忠诚卫士扑在谢里登身上,以血肉之躯替他挡下致命冲击,这才保住了性命。但一片高速飞溅的弹片仍贯穿了他的脾脏。
脾脏富含血管,一旦破裂极易引发大出血。尽管卫兵竭力止血,可内部仍在不断渗血,若无专业医疗条件,存活希望渺茫。
“安德尔……”谢里登艰难开口,声音几近耳语。
少校立即俯身靠近,单膝跪地,专注聆听。
“传令……让外面的人别再强攻了……不要再为我冒险……让他们自行突围,保存力量……”
他知道,自己恐怕撑不了多久。若整个部队只为营救一个将死之人而全军覆没,那么敌军南下的道路将再无阻拦。唯有撤退,才能保留战力,继续牵制敌人,为后方调兵赢得喘息之机。
与此同时,在战场中央地带,美军在侧翼与后方均受压迫的情况下,仍发动了第二次冲锋,企图在最后关头打通与被困部队的联系。
可惜,再次铩羽而归。
汉军阵地固若金汤,抵抗极为顽强。美军虽拼死突进,付出惨重代价,一度冲入前沿战壕,却最终在近距离的白刃厮杀中被逐寸击退,攻势彻底瓦解。
在狭长的战壕里与汉军展开白刃战,对美军来说无疑是极为不利的局面。他们配备的步枪本身枪身就长,再加上刺刀后更显笨重,在狭窄的空间中几乎难以施展。
反观汉军使用的冲锋枪则短小精悍、灵活自如,近身搏杀时优势明显。一旦进入贴身肉搏阶段,汉军便凭借这一装备上的便利彻底压制了对手。尽管美军不乏英勇之士,许多士兵高喊着口号奋不顾身地扑向战壕,气势汹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