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初查病症特征(1/2)
132章:初查病症特征
天刚蒙蒙亮,露水还凝在枝头,陆清已换上便于行动的粗布短打,将银针、药箱、样本采集瓶一一收妥。周明背着装满防疫香囊、急救药材的行囊,两人踏着晨雾,快步赶往三十里外的朱家镇。昨日接到临时安置点的紧急消息,一夜之间又新增二十余名染病百姓,病情比之前更为凶险,陆清深知,必须近距离接触患者,才能找到破解之法。
马车行驶在乡间小路上,沿途不时能看到逃难的百姓,大多面色惶恐,有的扶老携幼,有的身背简单行囊,路边的田地里已不见耕作的身影,往日热闹的村落也变得死气沉沉。“姐,你看那边。”陆墨赶车的手指向不远处,只见一片竹林旁搭着几顶简陋的草棚,棚外围着几位面色焦虑的村民,其中一人正剧烈咳嗽,咳得直不起腰。
陆清立刻让陆墨停车,带着周明走了过去。“老乡,你是不是从朱家镇来的?是不是也发烧咳嗽?”陆清轻声问道,目光仔细观察着那名咳嗽的男子,他面色潮红,嘴唇干裂,额头上布满汗珠,显然正发着高烧。
男子艰难地点点头,刚想说话,又一阵剧烈咳嗽袭来,咳到最后,竟咳出了少量血丝。“大夫,我……我已经烧了两天了,吃了好几副药都不管用,还越来越严重。”男子的声音沙哑无力,眼神中满是绝望。
陆清立刻取出银针,在男子的曲池、大椎、合谷等穴位扎下,又从药箱里拿出一小包清热解毒的药粉,让他用温水冲服。“这药能暂时缓解你的症状,你先服用。”她一边为男子诊脉,一边问道,“你生病前有没有接触过什么特别的东西?或者喝过什么不干净的水?”
男子仔细回想了片刻:“没接触过什么特别的东西,就是……就是一直喝村口那条河的水,我们全村人都喝那条河的水。”
陆清心中一动,又询问了随行的几位村民,他们都表示,生病前一直饮用村口的河水。这个共同点让她心中有了一丝猜测,她叮嘱村民们暂停饮用河水,改用井水或烧开的水,又留下一些防疫香囊和药粉,才继续赶往朱家镇。
抵达朱家镇外围的临时安置点时,太阳已经升起。安置点由官府临时搭建,几十顶帐篷整齐排列,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药味、汗味和淡淡的腥臭味。不少患者躺在帐篷里,痛苦地呻吟着,官府派来的衙役和几名本地大夫忙得焦头烂额。
“陆大夫,你可来了!”负责安置点的李捕头看到陆清,像是看到了救星,连忙迎上来,“这里的患者越来越多,我们的药材和大夫都不够用,不少患者的病情还在加重,你快想想办法!”
陆清没有多说,立刻投入工作。她逐一走进帐篷,为患者诊脉、观察症状。经过一上午的细致排查,她发现患者的症状虽有差异,但核心特征高度一致:初期都是高烧不退,体温可达三十九度以上,伴随剧烈咳嗽,咳嗽时胸口疼痛;发病两到三天后,部分患者会出现呕吐、腹泻症状,严重者会呕血、便血;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患者的四肢、躯干会出现红色皮疹,按压不褪色,且皮疹出现后,病情会迅速恶化。
“周明,记录一下:患者均有高热、咳嗽症状,部分伴随呕吐、皮疹,传染性极强,密切接触者发病率极高。”陆清一边为一位重症患者施针,一边对周明说道,“你注意观察,发病的患者是不是大多来自河沿岸的村落?”
周明立刻按照陆清的吩咐,逐一询问患者的籍贯,果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规律:染病的患者中,有八成以上都来自朱家镇及周边沿“清河”而居的村落,而远离清河的村落,染病者寥寥无几。“姐,确实如此!大多患者都是喝清河的水长大的,远离清河的村子,几乎没有出现病例!”周明兴奋地说道,“这说明,病因很可能和清河的水有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