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大医凌然:开局神医系统激活 > 第71章 龙潜于渊,布网待时

第71章 龙潜于渊,布网待时(2/2)

目录

莫非的目标很明确,他在等待顾经纬的出现。

终于,在一个关于“生物能量场与疾病预警”的前沿论坛上,他看到了目标。顾经纬年约五旬,身材清瘦,戴着黑框眼镜,眼神睿智而专注,正认真听着台上一位国外学者的报告。

报告结束后是提问环节。那位外国学者展示了一种新型生物传感器,声称可以检测到人体散发的微弱电磁场变化,用于早期疾病筛查,但准确性一直是个难题。

轮到观众提问时,莫非举起了手。

“史密斯教授,感谢您的精彩报告。”他起身,用流利的英语说道,瞬间吸引了全场目光,包括顾经纬的。“我对您的传感器原理很感兴趣。根据我的临床观察,人体生物能量场的变化,并非简单的电磁强度增减,更类似于一种‘信息编码’的扰动。比如,早期肿瘤患者,其特定经络区域的能量‘信噪比’会显着下降,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则会出现能量场的‘相位混乱’。不知您的传感器,是否考虑了不同疾病状态下,能量场‘信息维度’的差异性?”

这个问题极其专业且刁钻,直指该技术的核心瓶颈!史密斯教授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有人会从这个角度提问,他支吾着试图用常规的频谱分析来回答,却显得苍白无力。

会场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不少业内人士都意识到,这个年轻人提出的“信息编码”、“信噪比”、“相位混乱”等概念,虽然听着玄乎,却似乎比单纯的强度检测,更贴近生命能量的本质!

顾经纬推了推眼镜,看向莫非的目光,第一次带上了浓厚的兴趣。

论坛休息间隙,顾经纬主动走到了莫非身边。

“莫医生是吧?久仰。”顾经纬伸出手,语气平和,“你刚才提出的‘能量信息维度’观点,非常新颖,也很大胆。这似乎与传统医学的经络理论,以及现代生物物理学,都有所关联?”

“顾教授您好。”莫非与他握手,不卑不亢,“我只是在临床中做了一些观察和思考。我认为,医学的未来,或许就在于打通微观分子生物学与宏观能量信息场之间的壁垒。”

两人就站在人来人往的休息区,旁若无人地交谈起来。从经络的电磁特性,谈到细胞通讯的量子层面可能性,再谈到人体作为一个复杂耗散结构的能量流动……莫非凭借“青囊秘境”带来的超时代视角和自身扎实的医学功底,每每都能提出独到见解,让顾经纬眼中异彩连连,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想不到莫医生如此年轻,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却如此深刻!”顾经纬感叹道,“我们研究中心,最近也在尝试构建更精细的人体能量场模型,但总感觉缺少一个关键的、能将理论与临床完美结合的桥梁。不知莫医生有没有兴趣,来我们那里参观指导,或许我们能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成了!

莫非心中一定,面上却依旧平静:“顾教授过奖了。能有机会向您和学习,是我的荣幸。我对贵中心的研究方向也很感兴趣。”

两人交换了联系方式,约定峰会后就安排参观事宜。

看着顾经纬离开的背影,莫非知道,通往园区核心的第一扇门,已经悄然打开。然而,他也清晰地感觉到,在会场某个不起眼的角落,有一道冰冷的目光,自他起身提问开始,就始终如影随形地锁定着他。

那是苏媛残留的党羽?还是拜血教新的耳目?

龙潜于渊,布网待时。他主动现身于聚光灯下,固然引来了目标的注意,却也同时将自己暴露在了更广阔的视野中,其中既有善意的橄榄枝,也必然混杂着毒蛇的信子。前方的路,注定不会平坦。但他目光坚定,步伐沉稳,已然做好了迎接一切风雨的准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