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密约惊雷·寰宇同心(2/2)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于此。周瑜拿起一柄特制的铜柄小刀,谨慎地剔开铅盒边缘密封的蜡层。盖子被轻轻掀开。
一股难以言喻的、仿佛来自极地深渊的冰冷气息瞬间弥漫开来,让围坐的众人皮肤上都不由自主地泛起一层细小的疙瘩。铅盒内衬着厚厚的丝绒,丝绒之上,静静躺着一块约莫巴掌大小,边缘撕裂、形状不规则的金属残片。
这金属呈现出一种死寂的、毫无生气的银灰色,表面布满了扭曲的刮痕和撞击凹陷,但在破损的边缘处,又隐约可见极其精密、绝非人力手工捶打能够形成的细微纹路。它的光泽内敛,却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物质密度感,仿佛小小的碎片中凝聚了超越时代的重量。
郭嘉(代表曹操)立刻俯身靠近,他不知从哪里摸出一根特制的、镶嵌着放大水晶镜片的铜管,凑到眼前,如同最精密的仪器般一寸寸扫描碎片的表面。“绝非生铁…更非青铜…这种银灰金属…”他低声自语,带着难以置信的语气,“其质地之匀密,前所未见!这些刮痕…边缘之锐利…绝非寻常碰撞能形成…倒像是…被某种更强大、更高速的力量撕裂剥离?”他的手指隔着丝绒,小心翼翼地触碰碎片边缘,指尖感受到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寒意和无法撼动的坚硬。“冰冷异常……坚硬得可怕……”他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震撼与极度的警惕。
诸葛亮(代表刘备)轻轻拿起桌上备好的另一柄更小巧的放大镜(蜀中新制),细致地观察着碎片表面的纹理和那些细微的、似有规律的纹路。“纹路走向…非天然…蕴含法度…此物非天成,乃极精密之人工造就。”他的眉头紧紧锁起,“其工巧,远超我格物院所制最精良之钢件百倍!观其撕裂之痕,其坚韧亦匪夷所思!此等材质,此等工艺……”他放下放大镜,与郭嘉的目光在空中交汇,都看到了对方眼中那深不见底的凝重。
“这便是吕子明遭遇之物?”曹操的声音打破沉默,冷硬如铁,“依其所见,此等舰船,其威若何?”他需要更具体的威胁评估。
孙权示意周瑜。周瑜清了清嗓子,将吕蒙亲笔密报中关于那几艘钢铁巨舰的细节描述,用清晰而沉稳的语调再次复述。当说到那舰船在风浪中速度远胜江东旗舰、如山岳般压迫而来的气势、以及那恐怖的巨大炮口时,室内的温度仿佛又下降了几分。
“其鸣炮示警之声,远隔数里,亦震耳欲聋,如同天雷炸响于海面。”周瑜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后怕,“其势…绝非善意。若无主公‘避其锋芒’之严令……”后面的话他没有说下去,但在场所有人都明白那意味着什么——吕蒙的舰队很可能已经化为海上的点点星火。
“分散……并非一体?”诸葛亮敏锐地捕捉到情报中另一个关键点,看向负责情报整合的貂蝉。
一直沉默旁听的貂蝉(柳烟)此时才从耳房中走出,手中拿着一份整理好的卷宗,声音清晰而冷静:“综合三方‘天网’多年渗透及海商传闻可知,此等拥有超越时代技艺之势力,并非铁板一块。波斯萨珊帝国东部,近三年崛起一支自称‘神恩军团’之力量,其旗帜上有类圆环之符记,作战方式迥异传统,冷酷高效,已连灭数个小邦。地中海东岸,亦有罗马商人惊恐言及数艘‘喷火铁船’劫掠商旅或攻击海盗,踪迹诡秘。至于天竺以北,数邦国崩溃之报告皆指向一支无需牛马牵引、声如雷霆之‘钢铁洪流’……其特质,与帕坦村幸存者所述之‘铁兽’,如出一辙!”
她的目光扫过众人震惊的脸庞:“结论:这些‘神启者’,或来自同一源头,或掌握相似之术法,但彼此间未必统属!他们如同贪婪的群狼,正分别从陆路(波斯-天竺方向)与海路(地中海-天竺洋方向),同时张开獠牙,吞噬我们所知的世界!”
静,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火盆里炭块偶尔发出的噼啪轻响。分散?这非但不是好消息,反而将巨大的阴影同时投射在了陆地与海洋两条战线上!
“分散?”曹操猛地一掌拍在桌上,震得那铅盒都微微跳了一下,眼神凌厉如刀,“此情更为凶险!这意味着攻击可能来自四面八荒!其核心技艺——无论此等钢铁、驱动之力、亦或那毁城灭舰之炮火,皆凌驾于我等之上!其差距……”他指着铅盒中那块冰冷的碎片,声音带着一种沉重的、近乎窒息的压迫感,“如同稚子持木棍搏杀身披重甲的巨汉!此物之坚,远胜我等千锤百炼之精钢!其质其量,匪夷所思!我等倚为长城的火器,能否洞穿其甲?如何破之?!”
“海路已现其踪!”周瑜的声音带着海军统帅的紧迫感,“若其舰船封锁天竺洋,则我江东海贸命脉立断!南洋诸藩,危若累卵!其巨舰更可随时越海而来,寇掠我东南万里海疆!当务之急,是火速集中三家海军之力与资源,以江东为基,组建‘寰宇联合舰队’!夺取天竺洋制海权!并在狮子国、天竺东南要港建立坚固之前进壁垒!唯有如此,方可伺机主动寻敌、驱逐、乃至歼灭其海上爪牙,护我航路周全!同时……”他目光锐利地扫过曹操和诸葛亮,“舰队锋芒,亦可西指红海,向地中海方向施加压力!”
“陆路之敌,其‘铁兽’虽力大无穷,行动如山崩,”关羽沉声开口,声如洪钟,带着傲骨却不失务实,“然其驰骋,必赖开阔之地形。我新军之火炮,射程威力今非昔比!后膛枪列阵如林!依托玉门关、葱岭天险,深沟坚垒,节节设防,未必不能阻其锋芒!当务之急,是即刻加固西域一线防御要塞,囤积粮秣军械!同时,积极联络波斯残部、贵霜遗民等,晓以利害,结为同盟,共御此强敌!”他抱拳向曹操和诸葛亮,“关某愿提本部火器精锐,驰援西线!”代表刘备集团,他展现出了坚定的合作意向。
“三家合力,力量固然倍增。”荀彧终于开口,这位保守的老臣脸上忧色更浓,“然钱粮耗用,必如山崩海啸,倾尽府库!兵丁征发,徭役倍增,农时尽废,民生凋敝!内部动荡之危,恐远甚于外敌!此其一。其二……”他目光扫过曹操、孙权、诸葛亮,带着深深的忧虑,“技术共享,当至何等地步?由谁主导?其三,即便击退外敌,战后疆土、利益如何划分?此皆燃眉烈焰之下,埋藏之干柴!稍有不慎,联盟未破于敌,先溃于内争!”
静室内再次陷入沉默。荀彧的话,像一盆冰水,浇在每个人心头。他尖锐地指出了联盟最脆弱、也最致命的阿喀琉斯之踵——猜忌、利益、权力。外敌当前,这些暂时被压下,但如同活火山,随时可能爆发。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投向了诸葛亮。这位被寄予厚望的智者,一直静静听着,羽扇轻摇速度恒定,仿佛在计算着每一个变量的权重。
诸葛亮缓缓起身,羽扇停在胸前。他走到静室一侧悬挂的巨大寰宇舆图前,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张脸,最终落在地图中央那片辽阔的华夏疆域上。
“诸位!”他的声音清朗,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今日聚首于此,非为争霸!非为权位私利!乃为存亡!”他手中的羽扇猛地指向地图上那片被标记为“神启者”活动的陆海区域。
“此敌,非匈奴,非鲜卑!此乃‘神启者’!视我华夏文明如蛮夷草芥!其志,在征服!在奴役!在毁吾衣冠,绝吾道统!断无共存之理!”诸葛亮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金石之音,“我等之争,纵使刀兵相向,亦是兄弟阋墙,血脉相连!彼之来,乃域外天魔,欲亡吾国灭吾种!此乃不共戴天之仇,华夷存亡之搏!”
他的话语如同惊雷,在每个人心中炸响,强行撕开了那层名为“利益”的薄纱,将最赤裸裸、最根本的生存问题摆在了桌面上——文明的对撞,没有妥协。
“值此危急存亡之际,”诸葛亮的语气转为沉毅果决,“唯有同心戮力,各展所长,方有生路!亮有一策,请诸位公断!”他手中羽扇再次挥动,指向舆图:
“海权争锋,当以江东为主,荆益为辅!整合三方所有海军精锐舰船、匠师、水手、火器!以江东船坞为基,火速组建‘寰宇联合舰队’!目标: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天竺洋制海权!在狮子国、天竺东岸建立永不沉没之要塞!以攻代守,主动搜寻、驱逐、歼灭神启者海上力量!护我东西海道生命线!同时,舰队主力向西,威慑地中海!荆益方面,需倾力提供精良火炮、弹药、蒸汽轮机图纸支援,并调派精锐‘神机营’陆战队登舰协防!”
周瑜眼中精光爆射。孙权用力点头。关羽代表刘备,也微微颔首。
“陆路决战,当以中原为主,荆益为辅!”羽扇转向西北广袤的陆地,“孟德公整合中原、河北所有新式火器精锐军团,备以最坚之甲,最强之矛!玄德公则提供蜀中精良火器、火药、后勤辎重,并调派荆益精锐(如云长麾下之‘神机营’),共同组建‘寰宇西征军团’!目标:打通并彻底掌控河西走廊!在葱岭以西建立强大前进堡垒要塞群!联合波斯萨珊残部(若其尚存)、中亚各部族,结为同盟!正面迎击,层层阻击,寻求机会,歼灭神启者陆上主力‘钢铁洪流’!同时,”他看向曹操,“西域经略,彻底肃清后方,不容有失!”
曹操眼中战意升腾,手指在剑柄上摩挲。
“中枢保障,则需三家共担,不分彼此!”诸葛亮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统御感:
“设‘寰宇三司’,统筹全局!”
‘天工院’:集中三方最顶尖之格物大匠、算学奇才、能工巧匠!全力推演破解神启者之秘!研制克制其利器之新武器、新材料!此番碎片……”他指向铅盒,“便是天工院首要之重!所有研究成果,强制共享!”
‘转运司’:统筹调配三方所有钱粮、兵员、军械、民夫!建立最高效之陆海后勤补给线!确保前线粮草军械不绝!此司需绝对权威,可征用一切必要之资源!”
‘理藩司’:由文姬、子敬、貂蝉等长于纵横捭阖者主理!专司联络西方一切可联络之力量(萨珊残部、罗马流亡贵族、天竺不满神启者之部族首领),宣扬‘神启者’乃文明公敌,收集其一切情报,分化瓦解其潜在之爪牙联盟!”
技术共享原则:诸葛亮的声音斩钉截铁,“战时状态下,凡涉及‘神启者’之克敌关键技艺——火器制造、蒸汽轮机、新式冶金、密码通讯——皆必须无条件强制共享!基础民生之技(如农具改良、医药卫生、文教之法),则大力倡导互通有无,以固根基!”
战时经济与动员:“发行‘寰宇战争债券’,由三司共同担保信誉,向富商大贾、世家大族募集资金!加征特别战争税赋,由三司严格审计,确保合理分摊!强制征召所有适龄预备役!征用民用大型工坊、船坞,转为军工生产!”
争端解决机制:“由‘三司’主官(天工院主理:小乔\/诸葛均?;转运司主理:荀彧\/法正?;理藩司主理:蔡琰\/鲁肃)及三方最高代表(或指定副手如云长、公瑾、奉孝)组成‘盟约联席会’!遇分歧,联席会投票决策!寻常事务多数通过即可!涉及联盟存续、重大战略转向或巨额资源分配之核心事项,需全票或绝对高票(如七成以上)通过!此乃战时权宜之计,战后另议!”
他将早已准备好的、写在坚韧改良蔡侯纸上的盟约核心条款草案,轻轻推到圆桌中央。室内只剩下炭火的噼啪声和众人沉重的呼吸。
空气再次凝滞。曹操的目光在“强制共享关键技术”和“转运司征用权”上停留最久,手指在袖中无声地敲击着。孙权(孙阳)则紧盯着“江东主导海权”和“技术共享边界”,体育生的直觉让他本能地权衡着付出与回报。周瑜、关羽、荀彧、法正等人,也都在飞快地计算着己方的得失。
蔡琰(苏清)适时地轻声开口,带着历史学者特有的沉稳与说服力:“文姬冒昧。盟约条款,乃战时权宜,保种存续为第一要义。后世史笔如铁,今日之抉择,当为华夏开万世太平之基。”她的话,给沉重的利益权衡注入了一丝超越性的崇高感。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烛火摇曳。激烈的争论在低沉的语调中爆发,又在相互的妥协中平息。最终,在貂蝉(柳烟)确认了信鸽已带来孙权、刘备对最终条款的授权火漆印后,三方代表终于达成了脆弱的共识。
蔡琰走到早已备好的香案前。香案上供奉着一尊古朴的轩辕黄帝木雕神像——象征着华夏共祖。她亲手点燃三柱清香,青烟袅袅升起。
曹操(代表自己及势力)、诸葛亮(手持刘备印信)、周瑜(手持孙权印信),三人走到香案前。曹操面无表情,提笔沾满特制的、掺入金箔粉末的墨汁,在坚韧的蔡侯纸上,第一个签下了力透纸背的“曹操”二字!诸葛亮紧随其后,笔走龙蛇,以刘备印信为凭签下“刘备(诸葛亮代)”。周瑜深吸一口气,带着孙氏的重托,郑重签下“孙权(周瑜代)”。
墨迹在特制的纸张上迅速凝固,金粉在烛光下闪烁着微弱却坚实的光芒。那份承载着沉重希望与无尽压力的《寰宇盟约》,在华夏始祖的注视下,正式缔结!
就在此时,静室紧闭的厚木门外传来三声极有韵律的轻叩。貂蝉立刻闪身而出。片刻后,她返回室内,手中捏着一张不过寸许宽、用特制药水处理后方显字迹的纸条。她的脸色在烛光下显得有些苍白。
“刚到的‘天网’急报,”貂蝉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狮子国(锡兰)以东三百里海域……发现神启者舰船踪迹。三艘。比吕蒙将军遭遇之船……更大,烟囱更多……航向……正东偏北。”
正东偏北!
这个方向,如同一根冰冷的钢针,瞬间刺穿了刚刚因盟约缔结而稍显缓和的气氛!它如同一只无形的巨手,扼住了所有人的喉咙!目标……是直接指向天竺洋与华夏海疆之间的那片广阔海域?还是……华夏本土?!
静室之内,烛影摇曳,刚刚落成的盟约墨香犹在,而极西的海平面上,那喷吐着浓烟的钢铁阴影,已然再次浮现,并且……正在逼近!冰冷的杀机,如同西伯利亚的寒流,无声无息地渗透进来,弥漫在每一个人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