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冰裂(1/2)
晨光初露时,技术处的专用车辆已经停在西山别墅外。两名穿着防爆服的技术人员小心翼翼地将冰裂纹笔洗装进特制容器,如同对待一枚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罗蔷蔷抱着孩子站在门口,晨风吹动她的睡袍下摆。
“底部比正常的重。”她在林辰耳边轻声说,“而且裂纹的走向……太规整了。”
林辰目送车辆远去,这才转身端详妻子。产后恢复期的疲惫还留在她眼底,但那双眼睛依然清澈见底,映着晨曦的光。
“你什么时候发现的?”
“三天前。”罗蔷蔷低头看着怀中的孩子,“熙儿总是盯着那个笔洗看,我才注意到……裂纹在光线下会微微反光。”
婴儿纯真的目光,往往能看见大人忽略的细节。
林辰回到部里时,检测报告已经放在办公桌上。笔洗内部结构复杂得超乎想象——除了监听装置,还有一层特殊的陶瓷复合材料,能够对特定频率的电磁波产生共振。
“这是一种……能量接收器。”技术处长指着结构图,“我们怀疑它可以通过共振收集环境中的电磁能,为监听设备供电。”
自供能监听。这意味着设备可以无限期工作,无需更换电池,极难被发现。
“能反向追踪信号源吗?”
“需要时间。但这种技术的精密度……国内能做到的机构不超过三家。”
林辰的目光扫过那三家机构的名单,最后停在某个名字上——中科院先进陶瓷材料研究所。
他想起赵宏斌的供词:“瓷匠”展示的技术,确实超出了现有水平。
加密通讯响起,夜枭传来紧急消息:“赵明远失踪了。”
“什么时候?”
“两小时前。他所在的庄园发生小规模爆炸,等我们的人冲进去时,他已经不见踪影。”
林辰握紧手机。灭口,还是转移?
“现场有什么线索?”
“找到这个。”夜枭发来一张照片——地板上用血画着一个简单的图案,像是冰裂纹的简笔画。
林辰立即调出笔洗的裂纹照片对比。吻合度超过90%。
这是留给他的信息。
他下达指令:“全力搜索赵明远。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放下手机,林辰走到那面巨大的能源地图前。缅甸山区的红色标记格外刺眼,而此刻,在北京的某个角落,可能正在进行着类似的实验。
他需要去见一个人。
中科院材料所的实验室里弥漫着特殊的气味。年过花甲的李院士正在观察电子显微镜,见到林辰进来,只是抬了抬眼皮。
“为了‘瓷心’来的?”
林辰并不意外。这些老科学家们的消息,总是比想象中灵通。
“您知道这项技术?”
李院士关掉显微镜,从抽屉里取出一个木盒。盒子里铺着绒布,上面躺着一块碎瓷片,裂纹如蛛网般密布。
“三十年前,我和‘教授’在同一个课题组。”老人的指尖轻抚瓷片,“这是他最早的作品。”
林辰小心地拿起瓷片。触手温凉,重量异常轻盈。
“能量密度?”
“理论上可以达到每公斤五千瓦时。”李院士的声音很轻,“是现在最好电池的十倍。”
实验室里陷入沉默。窗外,北京的街景在秋日阳光下显得格外平静,但林辰知道,这片平静之下涌动着怎样的暗流。
“为什么没有继续研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