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校书郎黄裳(1/2)
“王卿,朕闻你着有一部《封神演义》,仙神斗法,光怪陆离,不知此等奇思妙想,源于何处?可是有所师承?”
王伦深深一揖,将早已备好的说辞从容道来。
“回禀陛下。学生乃山东阳谷人士,蒙县令陈文昭大人赏识,资助学生游学天下,遍访名山大川,古圣先贤遗迹,以期增广见闻,格物致知。”
“前岁,学生游至殷商故墟,凭吊古迹,于一处因山洪坍塌的古穴中,偶然掘得数片上古奇骨,其上铭刻文字,古奥难辨,笔画如刀,似蕴天机,学生见之心神震撼。”
他略微停顿,偷眼观察,见赵佶果然身体微微前倾,听得入神,面露惊奇之色,便继续道。
“学生得此奇骨后,视若珍宝,日夜揣摩,废寝忘食。”
“或许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竟于朦胧睡梦中,得见一位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仙人,对学生口述了这一段殷周鼎革、封神往事的浩荡传奇,言此乃被岁月尘封之天道实录。”
“学生梦醒后,只觉仙音在耳,字字清晰,不敢有一字忘怀,故斗胆笔录成书,便是这《封神演义》。”
“学生私心揣测,此或是上古真仙,感陛下圣德,垂拱而治,天下安康,故假学生之笔,将此段湮没之史传于世间,亦为陛下崇道之心,添一佐证。”
这番说辞,将真实的考古发现与神怪托梦完美结合,既解释了故事的来源之奇,又投合了赵佶信奉道教、渴慕仙缘、喜好祥瑞的心理,更巧妙地拍了马屁。
赵佶果然大感兴趣,急道:“那上古奇骨现在何处?速与朕一观!”
王伦当即奉上精心准备的几片品相上乘、刻痕清晰的甲骨、一份启功体工整誊写的《封神演义》精装原稿,以及一份他对少数几个甲骨文字的“破译”对照。
赵佶先是被那古朴苍劲、带着神秘气息的甲骨实物所深深吸引。
他离座起身,走到近前,伸手轻轻抚摸其上深深的刻痕,感受着那跨越数千年的沧桑与神秘。
待他展开那部书稿,目光立刻被纸上的字迹牢牢吸住——只见那字体结构精严,骨肉匀停,笔画的粗细、疏密、曲直、欹正搭配得天衣无缝,既汲取了柳公权的风骨,又含米芾的润雅,更兼一股前所未有的清朗刚正、皇皇大气!
“好字!真真好字!”
赵佶本身便是书法大家,创立瘦金体,鉴赏力极高,此刻竟忍不住击节赞叹,爱不释手。
“此字体前所未见,风神独具,结构完美,笔意超然!王卿书法,竟已臻化境,足可开宗立派!”
再看他所“破译”的几个古字,虽寥寥无几,却与那《封神演义》中的某些名号隐隐对应,更添几分神秘可信之感。
“祥瑞!此乃天降祥瑞,昭示我朝文治之盛,感应天道!”
赵佶龙颜大悦,激动地在殿中踱步。
“上古天书重现,仙神史诗传世,此皆因朕诚心敬道,感动上苍所致!王卿,你乃天选之人!你必须尽快将这些上古奇文悉数破译出来!此乃不朽之功业,必将名垂青史!”
王伦面露难色,适时躬身道:“陛下厚爱,学生感激涕零,敢不尽心竭力?只是……启禀陛下,这上古文字晦涩如天书,学生偶有所得,亦是侥幸窥得一线天机。”
“若要系统破译,非博览群书,借助大内秘藏之无数典籍、金石拓片相互参照、校验、推演不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