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民国:从沪上开始成神 > 第178章 更易地貌利屯垦,移民到来暗流涌

第178章 更易地貌利屯垦,移民到来暗流涌(1/2)

目录

西南新辖区的山林间,每天夜里都能看到阴神们忙碌的身影。

布灾行瘟司与水神司的阴神鬼差们,每晚沿着澜沧江及其支流清理河道。

他们用神力疏通淤塞的河段,搬运河床底部的泥沙,清理江底暗礁,将原本狭窄湍急的江流拓宽整平;

土地神与农神司阴神则穿梭在沼泽、泥潭与水坑之间,引动地气填补洼地,将泥泞的沼泽变成坚实的平地。

短短数日,这片曾经山林交错、地形崎岖的区域便焕发出新的面貌:原本连绵的山坡被改造出层层叠叠的小块平地,适合开垦耕种;

山谷间的洼地被填平,连成一片开阔的谷地;澜沧江两岸的河滩也被修整平整,成为天然的聚居点。

站在高处望去,昔日荒芜的土地上,如今已能看到成片规划整齐的地块,等待着移民的到来。

随着雨季临近,布灾行瘟司、水神司的阴神们又联合土地神、农神,沿着大小山沟河流规划简易防洪水利。

他们在河流上游挖掘蓄水池,在下游修筑低矮的堤坝,在谷地间开凿灌溉水渠,将分散的水源串联起来,既能抵御雨季的洪水,又能保障旱季的灌溉。

阴神们还特意请来淞沪与辽东的水利水电专家魂魄,这些专家带着阳间的技术图纸,在阴神的协助下,沿着澜沧江勘察地形,规划大型水电站与水利枢纽的选址,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这里的地形适合建一座中型水电站,建成后不仅能供电,还能调节下游水量。”一位来自淞沪的水利专家,指着图纸上标注的河段,对身边的阴神说道,“只需按这个方案施工,不出一年就能完工。”

“以后新辖区也可以发展现代工业!”

阴神连忙将方案记录下来,送往沈默处备案。

西南新辖区的建设,正朝着科学、有序的方向稳步推进。

不久后,第一批来自川滇两地的移民,沿着澜沧江顺流而下,抵达了新辖区。

他们刚一靠岸,便被从淞沪赶来的管理人员与神佑帮帮众热情接待。

这些帮众是王二虎特意派遣的,不仅带来了充足的粮食与物资,还带来了沈默的叮嘱:“务必让每一位移民都能安稳定居,分到土地与农具。”

管理人员按照规划,将移民们安置在澜沧两岸与金三角辖区的谷地中。

每户人家不仅分到了三亩平坦的耕地,还领到了崭新的钢制农具,锄头、镰刀、犁铧一应俱全。

移民们握着沉甸甸的农具,看着眼前肥沃的土地,眼眶不禁湿润起来。

“这地也太好开垦了!”一位来自川省的老农,拿起锄头试着挖了一下,泥土轻松被翻开,甚至能看到土里夹杂的草木灰,“以前在老家,挖半天才能翻一小块地,这里倒好,一锄头下去就能种庄稼!”

老农不知道的是,为了让移民们能尽快耕种,阴神鬼差们早已提前清理了土地。

高大的原始森林被保留了可用作建材的树干,剩下的树枝、树叶、藤蔓则被阴神们用术法化成草木灰,均匀地撒在地里,既肥沃了土壤,又松软了土层。

更重要的是,这里地处热带,一年可种三季庄稼,只要勤劳耕作,便能收获足够的粮食养家糊口。

“多谢神君!多谢神君!”移民们纷纷朝着沈默画像的方向跪拜,有的喜极而泣,有的激动地欢呼,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他们很快按照阴神的指引,开始清理地块、播种粮食,同时主动教授当地土着耕种技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