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暗流遗藏薪火初燃(2/2)
更重要的是,怀中的乾坤璧,似乎感应到了这外来的、同源而又不同的温暖力量,再次散发出温和的暖意,与“心灯”之力一内一外,隐隐呼应,共同滋养着秦岳近乎枯竭的生机。
虽然效果缓慢,但确确实实起到了作用!
苏宛儿心中涌起巨大的喜悦和希望!她不敢停歇,持续不断地、小心翼翼地引导着那微弱的“心灯”之力。
时间在黑暗中缓缓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秦岳的呼吸变得悠长,似乎陷入了沉睡,脸色也不再那么苍白得吓人。苏宛儿也感到一阵强烈的疲惫袭来,不得不停止了疗伤,靠在岩石上休息。
就在这时,恢复了些许精神的她,才开始仔细打量四周的环境。
这里似乎是一个巨大的地下溶洞,远比之前的滩涂要宽阔。地下河在这里变得更加平缓,河面宽阔。而他们所在的这片岸滩,向前延伸,似乎连接着一条人工开凿的台阶,通往溶洞上方的一个平台。
平台上,隐约可见一些建筑的轮廓。
难道这里还有格物院的遗迹?
苏宛儿心中一动,她轻轻放下秦岳,挣扎着站起身,扶着岩壁,小心翼翼地沿着台阶向上走去。
台阶尽头,果然是一片相对平整的平台。平台上,矗立着几座半塌的石屋,风格与观星殿相似,但更加古朴简陋。这里像是一个前哨站或者观察点。
在一座保存相对完好的石屋前,她发现了一块倾斜的石碑,上面刻着的并非星图或算式,而是一篇以古雅文字书写的…日记或者遗言?
借着胸口重新亮起的、稍微明亮了一点的“心灯”微光,她艰难地辨认着上面的字迹:
“…泰西历一四三二年,秋分。地脉震荡愈烈,‘寰宇’之怒非人力可平。院长决意启动‘归寂’计划,封存所有核心,遣散大部分同门…吾等‘守烬者’一脉,自愿留守,监测地脉,以待天时…”
“…然,‘掘墓’邪徒活动日益猖獗,似与朝中某些贵人暗通款曲,觊觎‘寰宇’之力…苏师妹芷兰携‘心灯’之种毅然离去,以期保全火种…前路艰险,唯望吉人天相…”
“…余自知大限将至,特将此间观测所得及‘薪火计划’部分蓝图藏于‘听涛’石室之下…后来者若至,望慎用之…格物之火,可以燎原,亦可…焚天…”
字迹到这里戛然而止,充满了悲壮与未尽的忧虑。
苏宛儿抚摸着冰冷的石碑,看着“苏师妹芷兰”那几个字,泪水再次模糊了双眼。母亲当年,就是从这里离开,肩负着沉重的使命…
而“薪火计划”?这又是什么?
她按照石碑上隐晦的提示,在石屋角落找到了一块松动的石板。费力地移开石板,
打开圆筒,里面是几卷保存完好的绢帛。她展开其中一卷,上面绘制着复杂的经络图和能量运行路线,旁边标注着细密的小字——“薪火录·初篇:引炁归元,淬体明心”。
这似乎是一门…利用“心灯”或类似力量进行修炼和疗伤的法门?!正是她眼下最需要的东西!
她又展开另一卷,则是一幅更加精细的地下结构图,标注着数条通往不同地方的密道,其中一条的终点,赫然指向——“金陵城外,栖霞山腹”!
一条真正的、可能安全的出口!
希望的光芒瞬间照亮了苏宛儿的心田!
她激动地抱起这些珍贵的绢帛,快步冲下台阶,想要立刻告诉秦岳这个好消息。
然而,当她回到河滩时,却发现秦岳依旧昏迷,但身体周围,却笼罩着一层极其微弱的、冰火交织的氤氲之气!而他怀中的乾坤璧,正透过衣襟,散发出规律性的明暗光芒,仿佛在与什么遥远的东西进行着呼应!
更让她心惊的是——地下河的下游方向,隐约传来了划水声和…说话声!
而且那语言语调,冰冷生硬,绝非中原口音!
难道是…
倭寇?!
那些沿海肆虐的东瀛浪人,怎么会出现在这深入地底的暗河之中?!
苏宛儿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刚刚获得的喜悦荡然无存,巨大的危机感再次扼住了她的喉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