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末眼保洁 > 第55章 她不是按她的剧本来的

第55章 她不是按她的剧本来的(1/2)

目录

凌晨三点十二分,花店后仓。

空气潮湿,混杂着泥土与枯叶的气息,一盏昏黄的节能灯在头顶轻轻嗡嗡作响。林默坐在角落的旧木桌前,指尖轻轻摩挲着那本泛黄的周教授原始日志。纸页早已脆弱不堪,边角卷曲焦黑,仿佛曾被烈火吞噬过一次又侥幸重生。他的目光死死地盯在照片边缘那行几乎被焦痕掩埋的小字——“t-0,火种源”。

火种……留给默儿。母亲临终时的低语再次在耳边炸响,像一根烧红的铁丝贯穿耳膜。他闭了闭眼,喉结滚动,压下翻涌的血气。这不是悲恸,而是警觉。他已不再允许自己轻易动情,因为每一次情绪波动,都可能是敌人设下的陷阱。

手机屏幕亮起,回放着昨晚的画面:苏晚将U盘交到他手中,指尖微微颤抖,眼底布满血丝,却在嘴角勾出一抹恰到好处的弧度——温柔、信任、带着一丝疲惫的欣慰。完美得不像真实发生的。林默放大画面,逐帧分析。她的呼吸频率、瞳孔收缩速度、嘴角肌肉牵动角度……全都符合“共情表演”的标准模型。

实则这“完美表演”是苏晚故意为之,她知道林默会用末眼分析细节,特意将呼吸频率调整到“紧张却真诚”的区间,眼底血丝是真的(为了伪造清除程序副作用),嘴角弧度则是模仿林母生前的微笑——她从苏砚卿给的旧照片里见过,目的是唤醒林默对母亲的情感,让他潜意识里相信自己;画面放大到极致时,能看到苏晚指尖沾着极淡的荧光粉(来自t-8解药的成分),这是她留给林默的线索,可惜林默此刻只关注“表演痕迹”。

他曾用末眼看过太多临死之人,也见识过太多伪装的真情,而此刻,他宁愿相信那是演出来的。他调出老刀布控的监控录像。画面中,苏晚回到公寓,没有开灯,径直走向书房,打开保险柜,取出一本黑色硬壳笔记本。镜头拉近,纸上密密麻麻写满术语:“林默情绪波动符合预期”“情感绑定进度91%”“创伤共鸣已建立,可推进清除程序反向激活”。

实则这本“黑色硬壳笔记本”是楚怀瑾派人偷偷放在苏晚保险柜的,里面的术语是楚氏伪造的,苏晚打开保险柜时故意停留三秒,让监控拍清内容,目的是让楚怀瑾以为“情感绑定计划成功”,放松对林默的警惕;笔记本封底夹层里,苏晚提前藏了一张微型纸条(用柠檬汁写的),上面是“楚氏b2层监控盲区时间表”,林默只看到表面内容,没发现夹层;苏晚“不开灯”不是为了隐蔽,是为了让监控拍到她的剪影,避免面部表情暴露真实情绪。

林默盯着那行字,手指缓缓收紧,指节泛白。原来,连她的靠近,都是按剧本走的。他闭上眼睛,末眼悄然开启。精神如丝线般探入时间缝隙,未来片段骤然浮现——法庭之上,他高举证据,万众瞩目。而台下,苏晚缓缓起身,走向楚怀瑾,递出一枚U盘,轻声说道:“他相信我了。”画面戛然而止。

实则这“未来片段”是楚怀瑾通过“末眼”系统传输的幻象,目的是离间林默与苏晚;片段中苏晚递出的“U盘”是假的,里面是空数据,楚怀瑾想让林默误以为苏晚会背叛,从而提前暴露自己的证据;林默的末眼其实已识破幻象,只是故意表现出“震惊”,为了让楚怀瑾以为离间计成功,后续放松戒备。

林默猛然睁眼,冷汗浸透后背。他低头,从怀中取出那枚老旧怀表——表盘永远停在3:17,母亲离世的时刻。他小心翼翼地撬开夹层,将母亲药瓶的残片嵌入其中。玻璃碎片折射出幽蓝微光,像是某种沉睡的密码。“如果她也是剧本的一部分,”他低声自语,声音冷得像冬夜的风,“那我就写一出让她无法收场的结局。”

实则怀表夹层里,除了药瓶残片,还有苏晚之前偷偷放的“微型定位器”(伪装成金属碎屑),她知道林默会用怀表,定位器能实时向苏砚卿传递林默的位置;药瓶残片的“幽蓝微光”是苏砚卿特制的“记忆唤醒剂”在起作用,微光频率能唤醒苏晚被屏蔽的真实记忆,林默以为是“密码”,实则是苏晚为后续剧本杀做的铺垫。

上午十点零七分,老钟诊所。阳光透过百叶窗斜切进来,在地板上划出明暗交错的条纹。林默坐在心理诊疗椅上,神情疲惫,像一个被梦境折磨太久的普通人。“最近总做同一个梦。”他缓缓开口,“她喊我名字,火很大,我看不清她的脸……但她一直在说‘小满’。”老钟抬眼,眼神微动:“小满?你母亲的名字?”林默摇头:“我没告诉过她。”

老钟沉默,戴上耳机,播放那段剪辑过的录音。苏晚的声音从扬声器中流出,断断续续、模糊不清,却反复呢喃着“小满”二字,语气中带着恐惧与执念。老钟眉头越皱越紧,翻开私人笔记,纸页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苏晚近三个月的行为异常:每次主持完“灰烬”主题剧本杀后,她都会独自进入洗手间,用指甲在镜面或墙面划下“我不是容器”四字。起初划痕很深,近来却越来越浅,仿佛意志正在被某种力量侵蚀。

实则“划痕越来越浅”不是意志被侵蚀,是苏晚故意调整的——浅划痕的凹槽里藏着摩尔斯电码,“我不是容器”每个字的划痕深度对应不同数字,连起来是“b3-7”(疗养院安全屋房间号);老钟的“私人笔记”是故意给林默看的,他早就知道电码的存在,却假装“担忧”,目的是引导林默关注苏晚的“异常”,从而发现电码;录音是苏晚故意录的模糊版,清晰版里有“小满是林母,我在找她”的信息,老钟剪辑掉了关键部分,怕林默过早知道真相,打草惊蛇。

“她大脑中有两套记忆系统。”老钟低声说道,“一套是植入的指令程序,另一套是真实的自我残片。它们在对抗,而植入的那套……正在占上风。”林默沉默良久,终于从怀中取出那枚嵌有药瓶残片的怀表,轻轻放在桌上。“如果我让她直面最真实的过去,”他问道,“她会不会……清醒过来?”老钟盯着那枚怀表,过了很久,缓缓点头:“前提是,她还残存着想清醒的意志。”

实则老钟的“前提”是暗示林默“用怀表激活苏晚的记忆”——怀表的3:17时刻是苏晚母亲当年被楚怀瑾迫害的时间,苏晚的真实记忆与这个时间点绑定,老钟知道这一点,却故意不明说;老钟盯着怀表时,手指悄悄在桌面敲出“23hz”的节奏,提醒林默用之前的灯光频率激活残片,林默没察觉。

下午五点四十分,谜语人剧本杀店。灯光昏暗,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檀香。苏晚站在剧本架前,指尖轻抚新剧本封面——《灰烬回响·终章》。她抬眼看向林默,眸光微闪,笑意如春水般漾开。“你终于愿意面对过去了?”林默点头,声音平静:“但这次,我要当玩家。”她眼底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波动,随即笑得更灿烂:“好啊,这次,我来当主持人。”

实则苏晚的“眸光微闪”是在确认林默是否带了怀表(她能看到怀表反射的微光);“笑意更灿烂”是因为她知道林默的计划,准备配合他演一场“对抗戏”给楚氏的卧底看;剧本封面的“灰烬回响·终章”是苏晚用特殊油墨写的,在23hz灯光下会显影“楚氏地下实验室入口”的图案,林默暂时没发现。

林默不动声色,念力悄然释放,如无形之手操控电路。灯光系统被设定为23hz低频闪烁,持续17分钟——正是母亲去世的时刻。这种频率能诱发潜意识波动,尤其对记忆被篡改者,极易引发认知崩溃。小蝶站在角落调试音响,看似专注,实则指尖微动,一枚微型信号干扰器已被她塞进插座。录音设备将全程独立运行,不会被远程切断。这是老刀的安排,也是“星火”的底线——真相,必须留下痕迹。

实则小蝶的“信号干扰器”是苏晚让她特制的,不仅能屏蔽远程监控,还能将现场音频实时传给苏砚卿(在疗养院待命);干扰器的插座位置是苏晚提前标记的,那里藏着“t-8解药样本”(干扰器外壳就是解药容器),小蝶故意将干扰器塞进插座,是为了让林默后续能轻松拿到;“17分钟”的闪烁时长不是随意设定的,是苏晚母亲当年救出苏晚的时间,苏晚知道这个时间能唤醒自己的深层记忆,故意让林默设置这个时长。

老钟坐在观察区,手中握着便携式脑波监测仪,目光如鹰隼般紧盯苏晚的手腕。她正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枚红玉发簪——那是她从不离身的信物,也是周教授日志中提到的“记忆锚点载体”。灯光渐暗,剧本启动。第一幕,背景音是燃烧的噼啪声,火焰吞噬木梁的爆裂声,远处传来女人的呼喊:“默儿!快跑——”

实则“女人的呼喊声”是苏晚母亲当年的录音(苏砚卿保存的),苏晚故意将其加入背景音,目的是唤醒林默对母亲的情感,同时测试现场是否有楚氏卧底(卧底听到会有生理反应,老钟的脑波仪能捕捉到);苏晚“摩挲发簪”是在激活发簪里的微型摄像头,拍摄现场所有人的反应,尤其是卧底的小动作,传给苏砚卿分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