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西安西安古城密档 > 第262章 第四部:永恒·精神朝阳.1. [告白]城市的回答

第262章 第四部:永恒·精神朝阳.1. [告白]城市的回答(2/2)

目录

“是他……会说的话。”她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得厉害,却带着一种卸下千斤重担后的松弛,“他一直……都是这么想的。”

她抬起手,用指尖轻轻拂去脸上的泪痕,动作恢复了惯有的沉稳。她打开文件夹,拿出那张写着破译结果的纸,目光久久地停留在那四个字上,仿佛要将它们刻进心里。

“值得……”她轻声重复着,像在咀嚼这两个字背后所有的重量与温度,“是啊……值得。”

所有的牺牲,所有的坚守,所有的隐忍与等待,所有的青春与热血,在这两个字的映照下,仿佛都找到了最终的归宿和意义。这不是一句口号,这是一个群体用生命践行的诺言,是穿越血火硝烟后,对理想最朴素的确认。

苏晓晨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江静云,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动。她知道,自己传递的不仅仅是一句破译出的话语,更是替一位逝去的英雄,完成了一场迟到了近四十年的、对战友最深情的告白与告慰。

“晓晨,”江静云抬起头,目光已经恢复了平时的沉静,但那沉静之下,是更加坚实、更加通透的力量,“谢谢你。谢谢你……找到了它。”

这一天,江静云提前离开了档案馆。苏晓晨知道,她一定是去了那个小院,去将这个最终的消息,告诉吴忠友和以他们独特方式感知着这个世界的赵致远。

傍晚时分,苏晓晨也离开了单位。她没有立刻回宿舍,而是不自觉地再次走上了西安的街头。华灯初上,古城墙被灯光勾勒出雄伟的轮廓,钟鼓楼广场上游人如织,现代化的商场霓虹闪烁,与古老的飞檐翘角交相辉映。街上的人们步履匆匆,或悠闲漫步,脸上洋溢着属于这个和平年代的、寻常的喜怒哀乐。

她看着这一切,脑海中反复回响着那四个字——“西安,值得”。

她忽然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江静云、吴忠友他们,在经历了那样的苦难与不公后,依然能选择坚守,选择相信,选择用余生去守护这段记忆。因为他们亲眼见证,并用生命参与缔造的,正是眼前这片寻常的、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景象。这万家灯火,这车水马龙,这普通人的安宁生活,就是对他们所有付出最有力、最直接的回答。

城市,用它日新月异的面貌和生生不息的活力,无声地回应着那句历史的告白:你们的选择,值得;你们的牺牲,值得;你们所坚信并为之奋斗的明天,已然到来,并且,会更好。

一股强烈的冲动在苏晓晨心中涌动。她不能让这份沉重的“值得”,仅仅停留在几个人的理解和感动中,不能让它只尘封在档案室里。这段用生命写就的历史,这份跨越时空依然炽热的信念,应该被更多人知道,被这座他们深爱并为之献身的城市,以及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所看见,所铭记。

一个念头,如同破土而出的新芽,在她心中变得清晰而坚定——她要策划一个展览。一个以“西安!西安!”为主题的、大型的、能够全面展现那段峥嵘岁月与不朽精神的主题展览。

她要让那些沉默的代号重新拥有姓名和面孔,让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被更多人传颂,让那副残破的眼镜、那枚停走的怀表、那支裂痕的钢笔……所有这些承载着记忆的信物,在聚光灯下,向今天的人们,无声地诉说那段关于信仰、牺牲与“值得”的往事。

她要让这句历史的告白,得到整个城市的回响。

夜色渐深,古城的灯火愈发璀璨,如同洒落人间的星辰。苏晓晨站在熙攘的人群中,仰望着这片被英雄们用生命守望过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使命感与力量。她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的,将是一件极其有意义的事情——让记忆重生,让精神如同永恒的朝阳,照亮前行的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