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幕降临洪武十一年(2/2)
胡惟庸脸都白了,不是心疼杯子,是吓的!这节骨眼上失仪……他猛抬头看皇上。
御座上,朱元璋眉头拧成了疙瘩,脸黑得吓人。常家这混账小子!无法无天了!今天非收拾……
他刚要发火,旁边马皇后手轻轻搭他胳膊上,微微摇头,眼神温和却坚决:“陛下,过节呢,别为小事动气。茂哥儿是莽撞,兴许真看见啥稀奇玩意儿了,先听听。”
老朱对老婆的话还是听的,那火气硬憋回去,化成一声闷哼。可殿外的动静根本没停,反而更乱了!
惊叫声不再是常茂一个人,变成了一锅粥!
里头还夹着御史们想维持秩序却自己都慌了的呵斥声。
还有甲胄“锵啷锵啷”乱响,肯定是殿外侍卫们慌了,在动,说不定刀都拔了一半了!
这绝不是一个人胡闹能搞出来的!
太子朱标脸色也变了,上前低声道:“父皇,外面好像真出事了。”
秦王、晋王、燕王那几位皇子早就坐不住了,伸着脖子往外看,一脸惊奇。朱棣甚至下意识往前挪了半步,手按在没佩剑的腰带上。
徐达、李文忠、冯胜那帮老将互相递个眼神,身体微微绷紧,打仗养出的本能犯了。
偏殿里,开平王夫人蓝氏眉头紧锁,恨不得冲出去看看她那混蛋儿子又闯了啥祸,可又不敢动。
这乱劲儿,彻底把朱元璋惹毛了。他的皇宫,他的御宴,搞成这鸟样!
“哼!朕倒要看看,啥东西能乱了我的皇宫!”他再也坐不住,一拍桌子站起来,带着一股低压就往外冲。
马皇后赶紧跟上。朱标、朱樉、朱棡、朱棣也立马跟上。
李善长、徐达、胡惟庸那帮重臣也不敢怠慢,呼啦啦一大群人跟着涌向殿门。
偏殿的女眷们显然也听到外面乱套了,惊慌地起身想挤到门窗边看,被宫女太监们慌里慌张地拦着劝着,引起一阵小小骚动和低呼。
殿内殿外,就隔一道门,简直是两个世界。
那光,不是太阳那种刺眼,也不是月光那么柔。它是一种冷冰冰、均匀得吓人的亮,好像能照透人骨头,把奉天殿前的大广场和远处宫殿的琉璃瓦都铺上了一层诡异的、不带暖意的银光。
那大“窟窿”边儿像是冰裂开的纹路,微微扭动着,淌着细微的光。窟窿里面不是黑的,也不是星星,就是一片平整整、光滑滑、大得吓人的纯白光幕,安静得让人头皮发麻。
这光幕好像没厚度,又好像深不见底。它就那么高高挂着,冷冰冰地看着底下乱成一团的小人们。
雨檐下,朱元璋瞳孔一缩。他什么仗没打过?自以为能看透一切、掌控一切,可这玩意儿完全超出了他的理解,一股子久违的警惕和心惊猛地抓住了他。他背在身后的手,指节攥得发白。这不是人间的东西,是天罚?是警告?还是……他不敢往下想。
旁边太子朱标脸白了点,下意识往前挪了半步,想挡他爹前面,又不知道防啥,只能傻愣愣仰头看着,眼里全是惊骇和懵。
后头那帮文武百官更乱套了,要不是皇帝在这儿,早跑没影了。有的扑通就跪下了,以为是神仙显灵;有的腿软得互相扶着才站稳;还有像蓝玉那种猛人,虽然没退,可手也按在了空刀鞘上(宴席不让带刀),眼神凶悍里带着点藏不住的恐惧,死盯着天幕,好像那是什么看不见的敌人。
偏殿门口,女眷们脸都吓白了。燕王妃徐氏下意识捂住嘴,另一只手死死抓着旁边晋王继妃谢氏的胳膊。魏国公夫人那帮勋贵家眷也都挤在门口,惊恐地望着天,那点小声嘀咕被这压力碾得粉碎,只剩倒抽冷气的声音。
就连刚才第一个喊的常茂,这会儿也哑火了,张着嘴,保持着指天的姿势,愣在那儿,那光幕的庞大完全超出了他“捅个大窟窿”的想象。
整个应天府,不,整个大明,只要能看到天的地方,都被这悄无声息挂下来的巨型天幕给罩住了。街上的老百姓、军营里的兵、在家过节的各色人……全都停了手上的事儿,目瞪口呆望着天,恐慌像瘟疫一样唰地就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