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 第277章 从焦点访谈到抗战剧

第277章 从焦点访谈到抗战剧(2/2)

目录

朱及第匆匆离去,未曾关闭的直播依旧忠实地传输着宾馆房间里的一切。焦点访谈关于快递包装“瘦身增绿”的探讨结束后,电视屏幕上的画面骤然转变——低沉雄浑的配乐、弥漫的硝烟、呼啸而过的子弹以及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瞬间充斥了整个天幕!

“砰!砰!哒哒哒——”

“轰隆!”

密集的枪炮声如同暴雨般砸向洪武时空的众生,让早已习惯冷兵器时代厮杀场面的朱元璋、徐达等人霍然起身,瞳孔骤缩。他们看到的,是远比他们经历过的任何战场都要酷烈、更加高效的杀戮景象。士兵们手持着能连续喷吐火舌的“铁棍”(枪支),远处发出怒吼的“铁炮”(火炮)威力远超他们的红夷大炮,将泥土和人体轻易地撕裂、掀飞。

“这……这便是后世的战争?!”徐达这位沙场宿将,声音都带着一丝颤抖,他无法理解那种无需引线、瞬间击发的火器,更无法想象如此密集的火力覆盖,“若我大明边军面对此等利器,恐怕……”

画面中,一座中国风格的城寨在日军“三光”政策下化作人间炼狱,百姓哭嚎,房屋焚毁,这残酷的景象让奉天殿前一片死寂。即便是经历过元末乱世惨状的朱元璋,也感到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战争的形态,在六百年后,已经变得如此陌生而恐怖。

紧接着,电视剧的标题出现在天幕上——《我们的河山》。画面跟随着一位名叫庄埼风的文弱书生(后来才知道是党员)深入沂蒙山区,镜头细腻地展现了他是如何一点一滴地发动群众,组织起基层武装。

洪武君臣们看到了前所未有的一幕:不再是官府的号令,也不是军队的强征,那个叫庄埼风的年轻人,用他们半懂不懂的言语(如“减租减息”、“组织农救会”、“自卫队”),将散漫的农民、甚至妇女们都凝聚起来。他们没有统一的官军服饰,武器简陋,但眼神中却有一种让朱元璋都感到心惊的坚定和力量。

“兵民是胜利之本”、“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些通过角色之口说出的台词,如同重锤敲击在朱元璋的心头。他依靠淮西子弟起家,深知民心可用,但他从未如此直观地看到,“人民”可以被组织到这种程度,成为一种源源不断、无法摧毁的战争潜力。电视剧里,日寇越是凶残,根据地军民的反抗就越是顽强,那种“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景象,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我们的河山》秉承的“历史真实、战争真实、生活真实”原则,通过超高清影像技术,将无数细节赤裸裸地展现在洪武时空的观众面前:

战术与智慧:他们看到庄埼风等人并非一味蛮干,而是运用各种“局中局”智斗,战术灵活多变,以弱胜强。

全民抗战:他们看到“全村上阵杀日寇”的村寨保卫战,看到普通农民锁柱、家丁吕仁吕义、贫苦农民王满囤等小人物都拿起武器,成为“人民战争”的鲜活注脚。

女性力量:更让他们传统观念受到冲击的是,剧中不仅有进步女学生刘竹梅、王彧投身革命,还有普通农村妇女在后勤支援、甚至直接参与战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与大明深锁闺阁的女性形象截然不同。

每一个画面,都在冲击和重塑着洪武时代人们对战争、对社会组织形态的认知。

电视剧一集播完,片尾曲响起,奉天殿前却久久无人说话。

朱元璋缓缓坐回龙椅,手指用力按着太阳穴,试图消化这巨大的信息冲击。他看到了后世战争的惨烈,也看到了其中蕴含的、一种他尚且无法完全理解的强大组织力量。那种力量,似乎根植于最普通的百姓之中,一旦被唤醒和有效组织,便能爆发出改天换地的能量。

“日军……倭寇之后裔,竟敢如此猖獗于神州?”他敏锐地捕捉到了敌人是谁,一股怒火在胸中燃烧。但同时,他也看到了后世中国战胜强敌的信念与方法。

“依靠人民……深入群众……”他咀嚼着这些词语,目光扫过殿下的文武百官。他的大明,能否也拥有这样的凝聚力?他的治理方式,与电视剧中展现的那种将力量扎根于乡土、渗透于民间的模式,孰优孰劣?

一个前所未有的念头悄然浮现:后世能够研发出飞天铁鸟、日行千里的铁龙,或许不仅仅是因为技艺高超,更是因为他们找到了一种能最大限度激发亿万人力量的方法?这种方法,就隐藏在这《我们的河山》之中?

天幕上,电视剧已经结束,或许接下来是广告,或许是其他节目。但朱元璋和所有洪武朝臣的心神,却仍被困在那片六百年后的抗日烽火里。他们为同胞遭受的苦难而愤怒,为异族入侵的暴行而震惊,也为那种全民一心、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而深感震撼。

朱及第无意中留下的这扇窗,让他们窥见的不仅是未来的技术,更是一种可能的社会形态与力量源泉。这份认知,如同一颗投入历史长河的巨石,其激起的涟漪,将远远超出任何人的想象。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