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末代黔国公沐天波与沙定洲之乱(2/2)
沐天波的流亡之路充满艰辛。他们辗转于云南各地的土司辖区,寻求庇护。
有些土司仍然忠于沐家,比如丽江木氏土司就给予了帮助,朱及第指着地图上的流亡路线,但也有很多土司见风使舵,倒向了沙定洲。
画面显示沐天波一行人在滇西山区艰难前行,经常食不果腹,处境十分危险。
在这个过程中,沐天波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赞叹道,他虽然失去了昆明的府邸,但仍然以黔国公的身份继续组织抗敌。
网友【绝境坚守】评论:这才是真正的忠臣之后!
直播结束时,朱及第总结道:沐天波的逃亡,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接下来,我们将看到大西军在这场变局中扮演的角色。
而在奉天殿内,朱元璋神色凝重。他创立的沐氏镇滇制度延续近三百年后,终于也走到了风雨飘摇的关头。这位开国皇帝不禁在想:若是自己在天有灵,该如何庇护这个忠诚的家族渡过这场劫难?
奉天殿内,天幕上沐天波携家带口、仓皇西逃的画面,让在场的洪武君臣无不神色凝重。端坐在武将行列中的沐英,更是面色煞白,双手在袍袖下微微颤抖。
朱元璋的目光缓缓转向自己这个视若己出的养子,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奇特的温和:英儿,都看见了?你的子孙,很好。
沐英猛地跪伏在地,声音哽咽:父皇……儿臣……儿臣不知该喜该悲。这位沙场悍将此刻眼眶通红,喜的是我沐家子孙不负圣恩,坚守云南近三百载,纵是国破家亡之际亦不忘忠义;悲的是……终究难逃这、这末路凄凉……
末路?朱元璋缓缓摇头,目光深邃,英儿,你可知这近三百年的忠义传承,是多少将相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咱大明开国以后二百多年,多少勋贵都已灰飞烟灭,而你沐家却能世守云南,与国同休。这,是朕给你的荣耀,也是你沐家自己挣来的造化!
这时,蓝玉大步出列,重重拍了拍沐英的肩膀,语气中满是难以掩饰的羡慕:文英老侄儿,三百年啊!他娘的,老蓝我要是知道我的后代也能这般风光三百年,现在就死了都值!
他转向朱元璋,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陛下!臣算是看明白了!在这中原之地,任凭你多大的功劳,终究难逃一朝天子一朝臣。但沐家镇守云南,却能与国同寿。臣……臣恳请陛下,他日若有机会,也让臣的子孙去那海外之地,为大明开疆拓土!
徐达在一旁微微颔首:蓝玉话糙理不糙。沐家能传承三百年,除了忠义,更因远镇边陲,既为朝廷屏藩,又不涉中枢争斗。这或许才是长久之道。
朱元璋凝视着天幕上沐天波颠沛流离却仍紧握黔国公印信的身影,良久,才沉声道:英儿,你记住:今日你所见的,不是沐家的败亡,而是忠义的传承。三百年间,你沐家子弟守土安民,不离不弃,这才是最难得的。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深沉:至于蓝玉所言……海外之地,咱准了,就看你们的本事了。
沐英叩首再拜,已是泪流满面。这一刻,他既为子孙的忠诚感到骄傲,又为那注定的悲剧结局感到心痛。而蓝玉则握紧了拳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一定要为蓝家寻一条能够延续香火的海外之路。
殿中其他将领也各怀心思,天幕展示的未来,让他们对功名利禄有了新的认识。在这历史的长河中,一时的权势或许转瞬即逝,而真正的传承,需要更深远的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