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双王并立:大西军的内部分歧(1/2)
朱及第打开直播,发现三位舍友早就等在镜头前。今天咱们要聊的是大西军在云南建立的兴朝政权,他开门见山地说,这个政权可以说是南明史上最像样的一个政权体系。
画面显示孙可望在昆明建立的兴朝政权架构:
-设六部,立百官
-铸兴朝通宝钱币
-定军制,设五军都督府
-开科举,取士用人
孙可望确实展现出了治国才能,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评价道,他铸造的兴朝通宝质量很好,在云南流通很广,这说明他的政权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经济管理能力。
碳水教父补充道:更重要的是,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行政体系,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专门机构负责,这比永历朝廷那个流亡政府要正规得多。
网友【制度建设】评论:这已经是个像样的政权了!
关于孙可望决定迎立永历帝这件事,咱们得好好分析分析利弊。朱及第转向三位舍友,你们觉得这个决定是明智之举吗?
大贝勒率先开口:要我说,这步棋走得相当精明。孙可望虽然控制了云南,但说到底还是个流寇出身。有了永历帝这面旗帜,他就能名正言顺地号令天下抗清力量。
我同意,碳水教父接着说,从战略角度看,永历帝就像是个活玉玺。你们想啊,郑成功在东南,李定国在湖广,这些人为什么愿意听孙可望调遣?还不是因为永历帝在他手里。
这时,网友【天下大势】发来评论:但是这样也带来了权力分散的风险啊!永历朝廷那帮文臣可不是省油的灯。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回应道,咱们来看看具体的利弊。
他在白板上列出利弊分析:
利:
1.政治正统性:永历帝是明朝正统,能凝聚各方抗清力量
2.外交优势:可以名正言顺地与郑成功、张煌言等势力结盟
3.内部稳定:借助明朝旧制,更容易管理云南各族百姓
弊:
1.权力分散:永历帝及其文官集团会分走部分权力
2.内部矛盾:大西军旧部与明朝旧臣必然产生冲突
3.目标分歧:永历帝想要恢复明朝旧制,孙可望想要建立新秩序
朱及第补充道:其实最关键的是,孙可望想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他可能低估了一个问题——永历帝不是汉献帝,那些明朝旧臣更不是省油的灯。
网友【政治智慧】发言:这么说来,这个决定短期看是妙棋,长期看却埋下了隐患?
没错,叶赫那拉大贝勒点头,特别是孙可望要求封秦王这件事,暴露了他的野心。表面上是要与沐家平起平坐,实际上是想确立自己在永历朝廷中的特殊地位。
碳水教父若有所思: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这个决定让大西军内部的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原本是四兄弟共同执政,现在变成了孙可望一人独大。
直播间里,网友们继续热烈讨论:
要是不迎立永历,大西军能走多远?
这步棋是非走不可,但后续操作更重要!
感觉孙可望有点操之过急了...
朱及第最后总结:迎立永历帝确实是个两难选择。不迎立,难以服众;迎立了,又要面临权力重新分配的难题。这就好比下围棋,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永历帝抵达云南后,孙可望的野心逐渐显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