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邻居求购豆腐,晚秋定价谨慎(1/2)
林晚秋刚把最后一板豆腐压好,灶屋里还飘着黄豆特有的清香气,院门外就传来了“咚咚”的轻敲门声,伴着邻居王婶试探的嗓音:“晚秋在家不?俺闻着你家飘香味儿了,是不是做啥好吃的啦?”
林晚秋手一顿,赶紧把盖豆腐的纱布又掖了掖,这才擦着手往门口走。开门就见王婶拎着个空篮子,脸上堆着笑,眼神却忍不住往屋里瞟,身后还跟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是王婶家的小丫头丫蛋,正踮着脚往院里瞅,口水都快流到下巴了。
“是王婶啊,快进来坐。”林晚秋侧身让她们进来,心里早有了数——这年代谁家做口稀罕吃食都藏不住,更别说豆腐这金贵东西,平时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凭着票证买点碎的,今天她这屋里飘的香味,怕是半个大队都闻着了。
王婶刚迈进门槛,眼睛就直勾勾地盯着灶屋方向,搓着手嘿嘿笑:“晚秋啊,俺可不是故意来蹭吃的,实在是你家这香味太勾人了,丫蛋在家哭着闹着要找你,说闻着像公社食堂卖的豆腐味儿。”
丫蛋被娘点了名,小脸一红,拽着王婶的衣角小声说:“娘,俺就是想问问晚秋婶,是不是做豆腐了,俺去年过年就吃了一口,到现在还想着呢。”
林晚秋看这娘俩实在模样,忍不住笑了,转身从灶屋里端出一小碗刚切好的豆腐块,上面撒了点细盐,递到丫蛋面前:“尝尝?刚做出来的,还热乎着呢。”
丫蛋眼睛一亮,看了眼王婶,见娘点头,才小心翼翼地用手捏起一块放进嘴里,嚼了两口就眼睛瞪圆了,含糊不清地喊:“娘!比去年吃的还香!软乎乎的,一点都不涩!”
王婶也凑过来尝了一块,入口是黄豆的醇厚,细品还有点回甜,比供销社卖的那种硬邦邦的老豆腐好吃多了,她忍不住咂咂嘴:“晚秋啊,你这手艺可真绝了!这豆腐做得比城里馆子的都强!”说着话,她话锋一转,拉着林晚秋的手放低了声音,“晚秋,你看你这豆腐能不能匀俺一块?俺家那口子最近在地里挣工分累得直不起腰,想给他炖点豆腐补补,俺愿意拿俩鸡蛋换,你看行不?”
林晚秋心里一动,她做这豆腐本就想着试试水,看看能不能靠这手艺换点东西,可又怕太扎眼——这年代私下买卖东西算“投机倒把”,要是被人举报了,轻则没收东西,重则还得拉去批斗。她皱着眉琢磨了会儿,没立刻答应,而是反问:“王婶,你也知道现在这规矩,俺这豆腐是自己磨了点黄豆试着做的,也没多少,要是传出去,怕是要惹麻烦。”
王婶一听这话就急了,赶紧保证:“晚秋你放心!俺嘴严得很,绝对不跟外人说!俺家那俩鸡蛋是攒了半个月想给丫蛋补营养的,今天就想换你这块豆腐,给孩子爹补补力气,他要是倒下了,俺娘仨可就没指望了。”说着,她从篮子里掏出两个带着温度的鸡蛋,塞到林晚秋手里,“你看这鸡蛋多新鲜,都是今天刚下的,俺给你留着呢。”
林晚秋看着手里的鸡蛋,又看了眼王婶急切的眼神,心里软了半截。王婶家的情况她知道,男人是队里的壮劳力,前阵子在地里割麦子伤了腰,一直没好利索,还硬撑着上工,确实需要补补。她沉吟片刻,转身去灶屋切了块两斤多的豆腐,用荷叶包好递过去:“王婶,这豆腐你拿回去,鸡蛋俺不能要太多,一个就够了,都是邻居,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王婶接过豆腐,掂量着那沉甸甸的分量,眼眶都红了,非要把两个鸡蛋都留下:“晚秋你这孩子,就是太实在!这么大块豆腐,一个鸡蛋哪够啊!你要是不收,俺这豆腐也不能要!”两人推让了半天,林晚秋实在拗不过,只好收下了一个鸡蛋。
可没等王婶带着丫蛋走多久,院门外又热闹起来,这次来的是东头的李奶奶,手里挎着个布包,一进门就喊:“晚秋啊,听王婶说你做了豆腐?奶奶这有半斤红糖,想跟你换块豆腐给俺那小孙孙吃,他最近总喊着没力气,吃点豆腐补补。”
林晚秋还没来得及回话,院门外又挤进来几个人,都是前后院的邻居,有拿着玉米面的,有拿着红薯干的,还有拿着布票的,都围着林晚秋想换豆腐。这下林晚秋犯了难——要是都答应,她这一板豆腐根本不够分,而且人多眼杂,保不齐就有人把这事捅出去;可要是都拒绝,又得罪邻居,以后在大队里不好立足。
她赶紧站到台阶上,提高声音说:“各位婶子大娘,实在对不住,俺这次就磨了点黄豆,只做了一板豆腐,刚才给王婶分了点,剩下的也不多了,实在不够给大家分的。”
这话一出,人群里就有点小骚动,西头的张婶不乐意了:“晚秋,你这话就不对了,王婶能换,俺们咋就不能换?俺还带着玉米面呢,比鸡蛋金贵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