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晚秋开始制作酱油,完善食品副业(2/2)
蒸好的黄豆散发出浓郁的豆香,引得在场的人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林晚秋拿起一颗蒸好的黄豆,放在嘴里尝了尝,软糯香甜,口感正好。她满意地点点头,对大家说:“黄豆蒸得很好,接下来咱们要把黄豆晾凉,然后拌入曲种,放入陶缸里发酵。发酵的过程很关键,温度和湿度都要控制好,大家一定要仔细观察,有什么情况及时跟我说。”
大家齐声应下,小心翼翼地把晾凉的黄豆装进陶缸里,拌入适量的曲种,然后盖上陶缸盖,在缸盖上铺上一层干净的纱布,防止灰尘落入。林晚秋还特意在每个陶缸上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发酵的开始时间和注意事项,方便大家记录和观察。
接下来的几天,林晚秋每天都会去酱油坊查看发酵情况。她掀开陶缸盖,观察黄豆的变化,闻着缸里散发出的味道,判断发酵是否正常。刚开始的时候,黄豆只是微微发热,散发出淡淡的豆香味;过了三天,黄豆开始长出白色的菌丝,味道也变得更加浓郁;到了第七天,菌丝变成了黄色,缸里开始出现少量的酱汁,酱油的香味也渐渐飘了出来。
“晚秋,这酱油是不是快发酵好了?”沈廷舟看着缸里的酱汁,心里满是期待。这些天,他每天都会陪林晚秋来酱油坊,看着黄豆一点点发酵,心里既紧张又兴奋——他知道,这酱油不仅关系到家里的收入,还关系到乡亲们的希望,容不得半点差错。
林晚秋仔细观察着酱汁的颜色和浓度,笑着说:“还需要再发酵十天左右。等酱汁变得更浓稠,颜色变成深褐色,味道变得醇厚,咱们的酱油就算发酵好了。到时候再加入适量的盐和水,进行晒酱,晒上一个月,酱油就可以成品了。”
“太好了!”沈廷舟忍不住欢呼起来,“等酱油做好了,咱们先送一些给赵书记和公社的领导尝尝,让他们帮咱们宣传宣传。说不定到时候,供销社还会跟咱们订大量的酱油呢!”
林晚秋点点头,心里也充满了期待。她想起前世在现代超市里看到的各种酱油,有生抽、老抽、味极鲜等等,味道各异,用途不同。她打算等这次的酱油做好后,再尝试开发不同种类的酱油,比如生抽适合凉拌,老抽适合红烧,味极鲜适合提鲜,这样不仅能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还能提高酱油坊的收入,让乡亲们赚更多的钱。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晚秋和村民们继续精心照料着酱油。他们每天都会给陶缸翻酱,让酱汁充分接触空气,保证发酵均匀;遇到下雨天,就及时把陶缸搬进棚子里,防止雨水落入缸中;遇到晴天,就把陶缸搬出来晒太阳,让酱油的味道更加醇厚。
念安也一直坚持帮忙,每天都会跟着林晚秋去酱油坊,帮着翻酱、晒酱,还会主动打扫酱油坊的卫生,把院子里的柴火堆得整整齐齐。他看着陶缸里的酱油一天天变得浓稠,颜色一天天变深,心里满是自豪——他知道,自己也为酱油坊出了一份力,等酱油卖出去了,娘和爹一定会很开心。
一个月后,酱油终于做好了。林晚秋掀开陶缸盖,一股浓郁的酱香扑面而来,深褐色的酱油在缸里泛着油亮的光泽,看起来就很有食欲。她用勺子舀起一勺酱油,尝了尝味道,咸淡适中,酱香醇厚,比市面上卖的酱油味道还要好。
“太好了!咱们的酱油做成功了!”林晚秋兴奋地喊道,声音里满是激动。这些天的辛苦没有白费,她终于做出了满意的酱油,不仅能给家里带来收入,还能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她的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沈廷舟也凑过来,尝了尝酱油,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晚秋,你真厉害!这酱油的味道比我想象中还要好。咱们明天就装几瓶,送到县城的供销社去,让他们看看咱们的酱油品质怎么样。如果他们满意,咱们就能跟他们签订单,到时候咱们的酱油就能卖到县城的各个角落了!”
“好!”林晚秋点点头,心里满是期待。她知道,这只是酱油坊的开始,以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新品种的酱油,建立销售渠道等等。但她相信,只要自己和沈廷舟齐心协力,再加上乡亲们的支持,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酱油坊一定能越办越好,成为红旗生产大队的支柱产业,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当天晚上,林晚秋和沈廷舟特意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饭,邀请了帮忙的村民们来家里吃饭。饭桌上,大家品尝着用新做的酱油烹饪的菜肴——红烧排骨、酱油炒饭、凉拌黄瓜,每一道菜都因为酱油的加持而变得格外美味。
“晚秋,这酱油做的菜也太好吃了!”李婶一边吃着红烧排骨,一边赞不绝口,“这排骨用咱们自己做的酱油烧出来,比城里饭店做的还香!等咱们的酱油卖出去了,肯定会供不应求的!”
“是啊,”王大婶也跟着说,“以后咱们不仅能在酱油坊挣钱,还能吃到这么好吃的酱油,咱们的日子真是越来越幸福了!”
林晚秋看着大家开心的样子,心里满是温暖。她举起酒杯,对大家说:“谢谢大家这些天的帮忙,没有你们,咱们的酱油坊也做不出这么好的酱油。以后,咱们还要一起努力,把酱油坊办得越来越好,让更多的人吃到咱们做的酱油,让咱们红旗生产大队的名声传遍全县,甚至全省!”
“好!”大家齐声响应,纷纷举起酒杯,为酱油坊的成功,为未来的幸福生活干杯。
月光洒在院子里,给青砖瓦房镀上了一层银辉。林晚秋和沈廷舟并肩站在院子里,看着乡亲们开心的笑容,心里满是幸福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