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六零辣妈:重生带娃奔小康 > 第108章 夫妻商量,准备开一家正式的食品作坊

第108章 夫妻商量,准备开一家正式的食品作坊(1/2)

目录

春分刚过,红旗生产大队的田垄间已漫开一层嫩黄的新绿,晨露顺着麦苗的叶尖滚落,在朝阳下折射出细碎的光。林晚秋踏着沾湿鞋面的青草,跟在沈廷舟身后,往村西头的空地走去——这是他们今早商量好的,要先找块合适的场地,给即将开建的食品作坊打基础。

“你看这块怎么样?”沈廷舟停下脚步,指着前方一片平整的空地。这里背靠土坡,避开了村里的住宅,旁边还有一条潺潺的小溪,取水方便,离村口的大路也近,往后运原材料、送成品都省事。林晚秋蹲下身,用手指捻起一把土,湿润的泥土带着清新的气息,她笑着点头:“这地好,土层厚还平整,打地基、盖厂房都省劲儿。而且离住户远,做糕点时的香气虽好闻,也免得打扰人家休息。”

沈廷舟顺势坐在田埂上,从口袋里掏出纸笔,几笔就勾勒出厂房的大致轮廓:“咱们可以盖三间大瓦房,一间当制作间,砌上灶台和案板,再隔出小间放原材料;一间当烘烤间,把铁匠铺打的铁烤盘都归置在这儿,再盘几个大烤炉;最后一间当仓库和包装间,原材料和做好的糕点分开放,还能在这儿把糕点用油纸包好,方便往外运。”

林晚秋凑过去看,纸上的线条简单却清晰,连门窗的位置都标得明明白白。她想起前世在现代食品工作室的布局,忍不住补充:“制作间得留个大窗户,通风好,做糕点时也亮堂;烘烤间要装个烟囱,不然烟散不出去,会串到糕点里;仓库得垫高些地面,铺层防潮的稻草,免得面粉、芝麻受潮发霉。”

沈廷舟把她的话一一记在纸上,眼里满是认同:“还是你想得周到。等会儿咱们去跟大队书记说一声,把这块地批下来。盖厂房的材料也得提前准备,砖瓦可以去公社的砖窑厂订,木材让张大叔帮忙从后山选些结实的松树,再找几个会盖房的乡亲,争取下个月就开工。”

两人正说着,就见张大叔扛着锄头从田埂那头走来,看到他们,远远就喊:“晚秋,廷舟,你们在这儿商量啥呢?是不是为开作坊的事?”走近了,他放下锄头,看着空地笑道,“这地可是块好地!我早就想着,要是你们开作坊,选在这儿最合适,又安静又方便。”

“大叔眼光跟我们一样!”林晚秋笑着说,“我们正打算去跟大队书记说批地的事,盖厂房还得请您多帮忙,选木材、找工匠,您都熟。”张大叔拍着胸脯应下:“这有啥难的!后山的松树我熟得很,哪棵结实、哪棵适合做梁,我一瞅就知道。工匠也不用愁,村里好几个老瓦匠、老木匠,手艺都好得很,只要管饭再给点工钱,保准把厂房盖得结实又好看。”

三人一起往大队书记家走,路上又遇到几个乡亲,听说他们要开食品作坊,都围上来打听。“晚秋,开作坊还招人不?我家老婆子手巧,做点心肯定行!”“我年轻力壮,搬东西、烧火都能干,算我一个!”林晚秋一一应着,心里暖烘烘的——乡亲们的信任,就是她把作坊办好的最大动力。

到了大队书记家,书记正在院子里劈柴。听说他们要批地开作坊,还想带动乡亲们一起干,书记放下斧头,高兴地说:“这是好事啊!既能让咱们村的副业更红火,还能让乡亲们多赚钱,我举双手赞成!地的事我这就给你们办手续,公社那边我去说,肯定能批下来。”他顿了顿,又补充,“不过开作坊得有执照,你们得去公社的工商管理所申请,手续可能有点麻烦,你们得多跑几趟。”

“谢谢书记!”林晚秋和沈廷舟连忙道谢。书记摆摆手:“谢啥!你们能为村里着想,我该谢谢你们才是。等作坊开起来,咱们红旗生产大队肯定能成为公社的榜样!”

从大队书记家出来,太阳已经升到半空,暖融融的阳光照在身上,让人心里也跟着亮堂。沈廷舟看着林晚秋,说:“批地的事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凑钱。盖厂房、买材料、订设备,少说也得两百块,咱们现在手里的钱够不够?”

林晚秋算了算:“上次卖糕点赚了一百六十五块八毛,给乡亲们发了工资和分红,还剩下八十多块。跟食品厂合作的预付款还没到,要是等不及,咱们可以先跟乡亲们商量入股,一户入个五块、十块,凑够剩下的钱,年底再按股份分红。”

“这个办法可行。”沈廷舟点点头,“晚上咱们就把乡亲们召集到晒谷场,跟大家说说入股的事。另外,设备方面,除了烤炉和烤盘,还得买些大陶缸装面粉、芝麻,再打些木架子放工具,这些都得提前列个清单,免得漏了。”

晚上,晒谷场的灯泡亮了起来,昏黄的灯光下,乡亲们早早地就来了,搬着小板凳围坐成一圈,念安也坐在林晚秋身边,手里拿着小本子,准备记账。林晚秋站在中间,清了清嗓子说:“乡亲们,今天叫大家来,是想跟大家说开食品作坊的事。场地咱们已经选好了,就在村西头的空地,接下来要盖厂房、买设备,需要不少钱。咱们手里的钱不够,想跟大家商量,让大家入股,一户入五块、十块都行,年底按股份分红,赚了钱大家一起分,要是亏了,我和廷舟先把大家的本金还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