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夫妻商量,准备在市区开设食品店(1/2)
正月初五的晨光,带着新春的暖意,透过窗棂洒进“晚秋食品店”的柜台。货架上的芝麻酥还泛着油亮的光泽,红枣泥的甜香混着姜糖的辛辣,在空气中酿成醇厚的年味。林晚秋正低头给顾客称花生糖,指尖沾着细碎的糖霜,抬头时恰好看见沈廷舟牵着沈念安走进来,父子俩身上还带着室外的清冷空气。
“爸爸!”沈念安挣脱沈廷舟的手,小跑到柜台后,举起手里的小账本,“今天的账我都记好了,比昨天多卖了五块钱呢!”账本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却一笔一划写得认真,末尾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
沈廷舟弯腰揉了揉儿子的头发,目光落在林晚秋沾着糖霜的指尖,眼底漾起温柔:“忙了一早上,歇会儿吧,我刚去巷口买了豆浆油条,趁热吃。”他把食盒放在柜台上,油纸裹着的油条还冒着热气,豆浆的豆香瞬间驱散了空气中的甜腻。
林晚秋擦了擦手,拿起一根油条咬了一口,酥脆的口感在舌尖散开,心里满是踏实。自从正月初一开业,店里的生意就格外红火,每天从早忙到晚,沈廷舟要么在店里帮忙招呼顾客,要么去村里的作坊协调货源,夫妻俩虽然累,却浑身是劲。
“对了,”沈廷舟喝了口豆浆,忽然开口,“昨天我去县里送货,碰到以前部队的老战友,他现在在市区的供销社工作,说市区最近在规划新的商业街,很多店铺都在招租。”他放下碗,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条,上面是战友写的商业街地址和大致规划,“我想着,咱们县城的店已经稳定了,要不要趁着这个机会,去市区开一家分店?”
林晚秋手里的油条顿在半空,眼睛瞬间亮了。市区比县城繁华得多,人口密集,消费能力也更强,要是能在市区开店,不仅能扩大生意,还能把“晚秋”的牌子打得更响。可转念一想,她又有些犹豫:“市区开店是好,可咱们人手不够啊。县城的店需要人照看,村里的作坊也离不开周大哥和刘大姐,要是去市区开店,谁来打理?”
“这个我已经想过了。”沈廷舟展开纸条,指着上面的地址,“战友说商业街旁边有个居民区,租个小院子住,既能照看店铺,也能把念安和溪溪接过去。至于人手,我跟周大哥商量过,他说可以让他儿子周明来县城看店,周明年轻,学东西快,再让刘大姐多带几个可靠的妇女,把作坊的生产稳住。”
林晚秋看着纸条上的地址,心里的顾虑渐渐消散。她想起穿越前在现代开美食工作室的日子,那时她就梦想着把自己的手艺推广到更大的地方,如今在这个年代,这个梦想似乎离自己越来越近了。“那……市区的店铺租金贵不贵?咱们现在的资金够不够?”
“战友说初期租金有优惠,而且咱们县城的店每天都有盈利,再加上作坊给县食品厂的提成,资金应该够。”沈廷舟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温热的力量,“最重要的是,市区的市场大,咱们的辅食和点心,在市区肯定更受欢迎。你想想,要是以后咱们的店能开遍地区,甚至省里,那咱们的日子,就真的彻底稳了。”
林晚秋看着沈廷舟眼里的憧憬,心里的火苗也被点燃了。她用力点头:“好!那就去市区开分店!咱们明天就去市区看看,跟你战友聊聊具体的情况。”
第二天一早,沈廷舟和林晚秋把县城的店交给周明照看,带着沈念安,坐着最早一班去市区的长途汽车。汽车在土路上颠簸,窗外的景色从低矮的平房变成了两层的小楼,路边的自行车也多了起来,偶尔还能看到几辆卡车驶过,带着浓浓的城市气息。
沈念安扒着车窗,眼睛里满是好奇:“妈妈,市区的房子好高啊,比县城的还高!”他指着远处的百货大楼,兴奋地喊,“爸爸,你看那个大楼,是不是比咱们村的老槐树还高?”
沈廷舟笑着点头,伸手把儿子抱进怀里:“等咱们在市区开了店,经常带你来玩,还带你去百货大楼买新衣服。”
林晚秋靠在沈廷舟的肩上,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心里满是期待。前世她在现代的大城市生活惯了,穿越到六零年代后,虽然努力适应了农村和县城的生活,却还是怀念城市的便利和繁华。如今能有机会在市区扎根,对她来说,不仅是生意的拓展,更是对新生活的向往。
汽车驶入市区,街道变得宽敞起来,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挂着五颜六色的招牌,行人来来往往,比县城热闹得多。沈廷舟的战友早已在汽车站门口等候,他穿着笔挺的中山装,看到沈廷舟,立刻热情地迎上来:“廷舟!可算把你盼来了!”
“老杨,辛苦你了。”沈廷舟握住战友的手,互相寒暄了几句,然后把林晚秋和沈念安介绍给对方。
老杨笑着打量林晚秋:“早就听廷舟说,他媳妇是个能干人,把县城的食品店经营得风生水起,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他领着三人往商业街的方向走,“咱们边走边说,商业街就在前面,现在正在铺路,预计下个月就能完工,到时候会统一挂招牌,看着气派得很。”
沿着街道往前走,果然看到不少工人正在铺沥青路,压路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路边已经有几间店铺开始装修,木工师傅正在锯木板,油漆的味道混着沥青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却透着蓬勃的生机。
“你看,”老杨指着一间临街的店铺,“这间就不错,面积比县城的店大一半,门口还有个小台阶,方便顾客上下。最重要的是,它旁边就是居民区,后面还有个小院子,可以用来存放货物,或者住人。”
沈廷舟和林晚秋走到店铺门口,推开虚掩的木门。店铺内部很宽敞,地面是水泥地,墙壁已经刷得雪白,采光也很好,阳光透过宽大的窗户洒进来,照亮了整个空间。林晚秋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来来往往的行人,仿佛已经看到了店铺开业后,顾客盈门的热闹场景。
“租金怎么算?”沈廷舟问老杨,语气里带着期待。
“因为是新开的商业街,前三个月租金打八折,每个月十五块,之后恢复原价二十块。”老杨解释道,“而且要是现在签合同,还能免半个月的装修期租金,算是咱们供销社给的优惠政策。”
林晚秋心里算了算,这个租金价格比她预想的低不少,而且店铺的位置和面积都很合适,简直是捡了个大便宜。她看向沈廷舟,眼神里满是赞同。
沈廷舟会意,立刻对老杨说:“那就麻烦老杨帮忙留意一下,我们回去跟家里人商量一下,尽快给你答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