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六零辣妈:重生带娃奔小康 > 第217章 全家送念安入学,晚秋叮嘱其深耕专业领域

第217章 全家送念安入学,晚秋叮嘱其深耕专业领域(1/2)

目录

一九九四年的初秋,风带着清爽的凉意掠过城市的街道,将夏末的燥热彻底驱散。梧桐树的叶子染上了浅淡的金黄,在阳光下摇曳生姿,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是大自然精心绘制的油画。“自然臻味”食品坊的厂区里,依旧是一派繁忙有序的景象,低糖健康食品的热度持续攀升,新研发的儿童营养糕点也进入了最后的调试阶段,工人们脸上带着干劲十足的笑容,指尖翻飞间,将一份份美味与健康传递给千家万户。而沈家的庭院里,却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离愁别绪,与这秋高气爽的时节形成了微妙的对比。

这天清晨,天还未完全亮透,启明星依旧在天边闪烁,沈家的灯光便已亮起。林晚秋穿着一身素雅的浅灰色套装,头发利落地挽成发髻,平日里雷厉风行的女企业家模样,此刻却多了几分温柔的牵挂。她正蹲在行李箱旁,小心翼翼地将叠得整整齐齐的衣物放进去,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呵护一件稀世珍宝。每件衣服都经过她的精心挑选,既有适合日常穿着的休闲装,也有出席正式场合的正装,还有几件厚实的外套,以备江南的冬天湿冷。

“妈,不用带这么多衣服,学校里有洗衣机,我可以自己洗。”沈念安站在一旁,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感动与不舍。少年身着一件白色的衬衫,黑色的长裤,身姿挺拔如松,脸上带着一丝青涩,却难掩对未来的憧憬。他已经长成了一米八的大高个,眉宇间依稀可见沈廷舟的沉稳,又带着林晚秋的聪慧灵动。

林晚秋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不舍,却还是笑着说道:“多带几件总是好的,江南的天气变化快,万一变天了也有得换。你从小就不怎么会照顾自己,到了学校可不能马虎,要记得按时换洗衣物,注意个人卫生。”她一边说,一边从衣柜里拿出一个小巧的药箱,里面装着感冒药、退烧药、肠胃药、创可贴等常用药品,“这个药箱你带着,万一不舒服了可以应急,记得按照说明书吃药,要是严重了一定要去医院,别硬扛。”

沈廷舟走进房间,手中拿着一个崭新的笔记本电脑,递给沈念安:“这个你带着,学习上能用得上,有什么事也方便跟家里联系。到了学校,要好好利用电脑查资料、学知识,别沉迷于游戏。”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父亲特有的威严与关爱。这些天,他特意请教了懂电脑的朋友,给电脑装好了常用的软件,还下载了不少食品工程专业的学习资料,只为让儿子在求学路上能更顺畅一些。

沈念安接过电脑,重重地点头:“爸,我知道了,我一定会好好利用它学习的。”他能感受到父母浓浓的爱意,这份爱像温暖的阳光,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也让他心中的不舍愈发浓烈。

沈念溪穿着一身粉色的连衣裙,扎着两个可爱的羊角辫,揉着惺忪的睡眼跑了进来,一把抱住沈念安的胳膊:“哥哥,你一定要记得给我打电话,还要给我寄明信片!我会好好学习,等你放假回来,我给你表演新学的舞蹈。”小姑娘的声音软糯甜美,带着浓浓的依恋,眼眶微微泛红,显然是舍不得哥哥离开。

沈念安弯腰抱起妹妹,在她脸上亲了一口,笑着说道:“好,哥哥一定每天都给你打电话,每周都给你寄明信片。溪溪要乖乖听话,好好学习,等哥哥回来,给你带江南的特产。”

林晚秋看着眼前的一双儿女,心中百感交集。曾经那个需要她护在羽翼下的瘦弱小男孩,如今已经长成了即将远行求学的青年;而那个牙牙学语的小丫头,也已经出落成了活泼可爱的小姑娘。时间过得真快,快得让她有些猝不及防。她想起自己刚重生时,带着四岁的念安在漏风的土坯房里艰难度日,那时的她从未想过,有一天,她的儿子能考上名牌大学,走出这座小城,去追寻更广阔的天地。腰间的玉佩轻轻贴合着肌肤,温润的光泽仿佛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让她纷乱的心绪渐渐平静下来。

早餐桌上,气氛温馨而安静。餐桌上摆放着豆浆、油条、鸡蛋、包子,还有沈念安最喜欢吃的豆沙包,都是林晚秋一早起来亲手做的。大家都没有多说话,却能感受到彼此心中的牵挂与不舍。沈廷舟给沈念安夹了一个鸡蛋,说道:“多吃点,一会儿路上要坐好几个小时的火车,别饿坏了。”

林晚秋也给儿子夹了一个豆沙包:“这是你最喜欢吃的,多吃点,到了学校可就吃不到妈妈做的味道了。”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努力压抑着心中的情绪。

沈念安拿起豆沙包,咬了一口,熟悉的甜味在舌尖弥漫开来,那是妈妈的味道,是家的味道。他鼻子一酸,差点落下泪来,却还是强忍着,大口大口地吃着早餐。他知道,父母此刻的心情和他一样,既有不舍,又有期待,他不能让他们担心。

吃完早餐,沈廷舟将行李箱搬到车上,林晚秋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遗漏任何东西,才放心地让沈念安上车。车子缓缓驶出小区,朝着火车站的方向驶去。车厢里,林晚秋坐在沈念安身边,不停地叮嘱着:“到了学校,要尽快适应新环境,跟室友好好相处,互相帮助,遇到矛盾要冷静沟通,别冲动。学习上要刻苦努力,食品工程是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一定要深耕细作,不能浅尝辄止。课堂上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要多泡在图书馆和实验室,多查阅资料,多动手操作,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

她的语速不快,却字字珠玑,每一句话都饱含着对儿子的期许。作为过来人,她深知大学时光的宝贵,也知道食品工程专业的学习难度,她希望儿子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在专业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将来能有所作为。

“妈,我记住了。”沈念安认真地听着,将母亲的每一句话都铭记在心。他知道,母亲的叮嘱都是为了他好,这些话将成为他求学路上的指路明灯,激励着他不断前进。

“还有,”林晚秋顿了顿,眼神变得更加坚定,“食品行业是良心行业,将来你无论从事研发还是生产,都要坚守底线,注重食品安全和质量,不能为了利益而投机取巧。要像妈妈一样,始终秉承‘自然、健康、美味’的宗旨,研发出真正对消费者有益的产品。”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这是她多年来的经营理念,也是她希望儿子能传承下去的精神品质。

沈念安重重地点头:“妈,您放心,我一定会坚守初心,做一个有良心、有担当的食品人。”他想起母亲创办“自然臻味”的艰辛历程,想起母亲为了研发健康食品所付出的努力,心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沈廷舟握着方向盘,偶尔从后视镜里看向后座的母子俩,眼中满是温柔。他知道,林晚秋对念安寄予了厚望,这份期望中既有母亲对儿子的爱,也有对事业传承的期盼。他转过头,对沈念安说道:“儿子,到了大学,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会独立生活,独立思考,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遇到困难不要退缩,要勇敢面对,家里永远是你的后盾。”

“爸,我知道了。”沈念安回应道。他能感受到父亲深沉的爱,这份爱不像母亲那样细腻直白,却同样温暖有力。

车子行驶在清晨的街道上,路边的树木飞速后退,像是在告别这座熟悉的城市。沈念安看着窗外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这里有他熟悉的家,有他敬爱的父母,有他可爱的妹妹,有他成长的点点滴滴,如今,他要离开这里,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求学,心中难免有些忐忑,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车子终于抵达了火车站。此时,天已经完全亮了,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金色的阳光洒在火车站的广场上,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广场上人山人海,到处都是背着行囊、带着憧憬的学生和送行的家长,空气中弥漫着离别的伤感与对未来的期待。

沈廷舟将行李箱从车上搬下来,沈念安接过行李箱,肩上还背着一个双肩包,里面装着电脑和一些常用物品。林晚秋走到他身边,仔细地为他整理了一下衬衫的衣领,又拂去了他肩上的灰尘,动作轻柔而细致。“到了学校,记得给家里打个电话报平安,别让我们担心。”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眼中闪烁着泪光。

“妈,我会的。”沈念安的声音也有些沙哑,他努力抑制着心中的情绪,不让眼泪掉下来。他知道,此刻他不能哭,不能让父母更加牵挂。

沈念溪拉着沈念安的手,舍不得松开,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哥哥,你一定要早点回来,我会想你的。”

沈念安蹲下身,擦了擦妹妹的眼泪,笑着说道:“溪溪乖,别哭,哥哥放假就回来陪你玩。你要好好听话,好好学习,等哥哥回来给你带礼物。”

就在这时,火车站的广播里传来了检票的通知。沈念安站起身,看着眼前的父母和妹妹,心中满是不舍。“爸,妈,溪溪,我该检票了。”他深深鞠了一躬,“你们要好好照顾自己,不用太为我担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