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六零辣妈:重生带娃奔小康 > 第224章 沈廷舟退休,全力协助晚秋打理家族事业

第224章 沈廷舟退休,全力协助晚秋打理家族事业(1/2)

目录

春风又绿红旗生产大队的田垄,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铺就成金色的海洋,香气氤氲在温润的空气里,沁人心脾。此时的“自然臻味”早已不是当年的小作坊,而是下辖三座现代化食品加工厂、千亩标准化种植基地、覆盖省内外的销售网络的综合性企业,而沈廷舟正式递交退休申请的消息,也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为这个蒸蒸日上的家族事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沈廷舟的退休仪式办得简洁而庄重。公社大院的会议室里,墙上挂着“致敬老兵,续写新篇”的红色横幅,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肩上佩戴多年的肩章上,折射出熠熠生辉的光芒。共事多年的战友们纷纷上前与他握手道别,眼中满是不舍与敬佩。

“老沈,你这一退休,咱们队伍里可少了一员猛将啊!”老战友王司令拍着他的肩膀,感慨道,“不过也好,你为国家操劳了大半辈子,也该好好陪陪家人,打理打理你的‘大产业’了。”

沈廷舟脸上露出温和而坚定的笑容,握住王司令的手,语气诚恳:“感谢组织这些年的培养和信任,退休后,我也会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仪式结束后,沈廷舟驱车回家,沿途的风景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宽阔的柏油马路贯穿乡村,道路两旁是整齐的白杨树,远处的种植基地里,现代化的灌溉设备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乡亲们驾驶着拖拉机穿梭在田间,脸上洋溢着富足的笑容。这一切,都让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回到沈家庄园,林晚秋早已在门口等候。她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浅灰色西装套裙,长发挽成利落的发髻,眉宇间既有企业家的干练,又不失女性的温婉。看到沈廷舟下车,她快步走上前,自然地接过他手中的公文包,眼中满是关切:“都安顿好了?累不累?”

“都好了,不累。”沈廷舟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依旧温暖有力,“以后,我就彻底属于这个家,属于咱们的事业了。”

走进庄园,庭院里的海棠花开得正盛,粉白的花瓣随风飘落,铺在青石板路上,宛若仙境。客厅里,沈念安和沈念溪早已等候多时。沈念安如今已是名牌大学数学系的高材生,正在准备考研,沉稳的气质中多了几分学者的儒雅;沈念溪则顺利考入了省艺术学院舞蹈系,身姿愈发挺拔,举手投足间都透着艺术的灵气。

“爹,恭喜你光荣退休!”沈念安站起身,递上一杯热茶,笑着说道,“以后家里的重担,你和娘就能一起分担了。”

沈念溪也凑过来,挽住沈廷舟的胳膊,撒娇道:“爹,以后你有空了,一定要来学校看我演出啊!还有,我想在学校附近开一个小小的舞蹈工作室,你和娘能不能给我点建议?”

沈廷舟看着一双优秀的儿女,心中满是欣慰。他笑着点头:“好啊,只要你们有想法,有规划,爹和娘都会支持你们。念溪的工作室,等我和你娘把手里的事情理顺了,就帮你考察选址。”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林晚秋端上精心准备的饭菜,餐桌上摆满了“自然臻味”的特色产品:金黄酥脆的杂粮饼干、软糯香甜的红枣糕、鲜嫩可口的酱牛肉,还有用种植基地新鲜蔬菜做成的爽口凉菜。

“来,廷舟,敬你一杯。”林晚秋举起酒杯,眼中闪烁着真挚的光芒,“感谢你这些年的默默支持,以前你在部队,我一个人撑着这个家,撑着这个事业,虽然累,但心里有底。现在你退休了,我们终于可以并肩作战了。”

沈廷舟也举起酒杯,与她轻轻一碰,眼中满是柔情:“该说谢谢的是我。当年我‘牺牲’,让你和念安受了那么多苦;回归后,又因为任务缠身,没能好好帮你分担。以后,我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家里和事业上,做你最坚实的后盾。”

酒杯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也碰撞出两人心中深藏多年的情愫。这些年,他们携手走过风雨,经历过误解与考验,如今终于可以卸下重担,同心协力,共创未来。

沈廷舟的加入,给“自然臻味”带来了新的活力。他虽然没有经商经验,但在部队多年的管理经历,让他具备了极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战略眼光。他首先对企业的管理体系进行了梳理,建立了更加规范的规章制度,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提高了工作效率。

“现在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管理必须跟上。”沈廷舟拿着厚厚的管理制度草案,对林晚秋说道,“以前你凡事都亲力亲为,太累了。以后,日常的管理工作交给我,你负责把握大方向,研发新产品,拓展市场。”

林晚秋看着草案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心中满是感动。她知道,沈廷舟为了这份草案,熬了好几个通宵,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还特意去市里的大型企业考察学习。“好,我相信你。”她点了点头,语气坚定,“以后我们分工合作,你主内,我主外,一定能把‘自然臻味’做得更大更强。”

沈廷舟首先从种植基地入手。他发现,虽然基地的规模不小,但在品种选择和种植技术上还有提升空间。他和林晚秋一起,多次前往省农科院请教专家,引进了一批优质的小麦、杂粮和蔬菜品种,这些品种不仅产量高、品质好,而且抗病性强,非常适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为了推广新的种植技术,沈廷舟亲自驻扎在种植基地,手把手地教乡亲们如何科学施肥、合理灌溉、防治病虫害。他还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标准,要求所有作物都必须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进行种植,严禁使用农药和化肥。

“乡亲们,我们‘自然臻味’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大家的支持。”沈廷舟站在田埂上,对着围拢过来的乡亲们说道,“现在我们引进了新的品种和技术,只要大家按照要求种植,不仅能提高产量,还能卖出更好的价钱。以后,我们还会建立农产品溯源体系,让消费者吃得放心,也让大家的收入更有保障。”

乡亲们对沈廷舟充满了信任。这些年,林晚秋带领大家致富,沈廷舟则一直默默守护着村子的安宁,帮大家解决了不少困难。如今,沈廷舟亲自指导种植,大家更是干劲十足,纷纷表示会严格按照要求,种出最好的农产品。

在沈廷舟的努力下,种植基地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了显着提升。当年的盐碱地,如今已经变成了亩产千斤的良田,不仅满足了三座食品加工厂的原材料需求,还远销到周边省市,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解决了原材料的问题,沈廷舟又把目光投向了食品加工厂。他发现,工厂的生产流程虽然已经比较规范,但在安全生产和成本控制方面还有改进的空间。他亲自带队对三座工厂进行了全面的排查,找出了潜在的安全隐患,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方案。

在成本控制方面,沈廷舟引入了部队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的核算,杜绝了浪费现象。他还优化了供应链管理,与原材料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降低了采购成本。

“成本控制不是偷工减料,而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沈廷舟在工厂的员工大会上说道,“我们要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才能让大家的工资待遇不断提高。”

员工们对沈廷舟的管理方法非常认可。在他的带领下,工厂的生产效率提高了20%,生产成本降低了15%,产品的合格率更是达到了100%。大家的工资待遇也得到了显着提升,不少员工都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