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提出新型食品保鲜技术,大幅提升产品保质期(2/2)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沈念安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实验。他设计了多组不同的纳米材料添加比例,对桂花糕的风味、营养、口感和保鲜性能进行全面测试。他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产品的风味物质变化,利用光谱仪检测营养成分含量,同时组织了专业的感官评价团队,对产品的口感、色泽、香气进行打分。
在这个过程中,沈念安再次遇到了挑战。当纳米材料的添加比例过高时,虽然保鲜效果更好,但桂花糕的口感会变得有些发硬,还会带有一丝淡淡的金属味,影响消费者的食用体验;而当添加比例过低时,保鲜效果又达不到预期。
“看来纳米材料的添加比例是关键,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沈念安心中暗想。他又一次陷入了沉思,不断翻阅资料,请教行业专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时,研发中心的资深研究员李姐走到他身边,看着他愁眉苦脸的样子,笑着说道:“念安,是不是遇到难题了?我看你这几天一直在纠结纳米材料的添加比例。”
沈念安点了点头,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告诉了李姐。
李姐听完后,说道:“其实,你可以尝试在添加纳米材料的同时,加入一些天然的增稠剂和风味调节剂。增稠剂可以改善产品的口感,让其更加软糯;风味调节剂则可以掩盖纳米材料带来的异味,同时还能提升产品的风味。”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沈念安眼前一亮。他立刻按照李姐的建议,重新设计了实验方案,在原料中加入了适量的魔芋粉作为增稠剂,加入了少量的天然桂花提取物作为风味调节剂。
实验结果令人惊喜!当纳米材料的添加比例控制在最佳范围,同时配合适量的增稠剂和风味调节剂时,制作出的桂花糕不仅保鲜性能优异,在第三十天时仍保持着良好的品质,而且口感软糯细腻,桂花香气浓郁,完全没有受到纳米材料的负面影响。
解决了桂花糕的保鲜问题后,沈念安又将目光投向了酱菜产品。酱菜属于高盐、高水分的发酵食品,微生物容易滋生,传统的保鲜方法主要依靠高盐腌制和真空包装,保质期一般在六个月左右。沈念安选择了生物保鲜技术,利用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抗菌物质来抑制酱菜中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天然抗菌物质虽然安全环保,但稳定性较差,在酱菜的发酵过程中容易被破坏,导致保鲜效果大打折扣。
“如何才能提高天然抗菌物质的稳定性呢?”沈念安又一次陷入了困境。他查阅了大量关于生物保鲜技术的文献,发现将抗菌物质进行微胶囊包埋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其稳定性和缓释性,延长其在食品中的作用时间。
于是,沈念安决定采用微胶囊包埋技术对天然抗菌物质进行处理。他与研发团队一起,经过多次试验,成功制备出了抗菌微胶囊,并将其应用到酱菜的生产中。
实验结果显示,经过微胶囊包埋处理的天然抗菌物质,在酱菜的发酵过程中稳定性显着提高,能够持续发挥抗菌作用。采用这种新型生物保鲜技术制作的酱菜,保质期从原来的六个月延长到了十二个月,而且酱菜的风味更加浓郁,口感更加脆嫩,含盐量也有所降低,更符合现代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在沈念安和研发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新型食品保鲜技术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不仅成功解决了糕点和酱菜的保鲜难题,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案,包括纳米材料的筛选与配比、微胶囊包埋工艺的优化、生产工艺的调整等。
这天上午,研发中心的会议室内,气氛热烈而庄重。林晚秋、沈廷舟、张启明以及公司的核心管理层都聚集在这里,听取沈念安关于新型食品保鲜技术的研究成果汇报。
沈念安身着一身得体的浅灰色西装,站在会议桌前,手中拿着激光笔,自信从容地讲解着:“各位领导,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我们研发团队成功开发出了两种新型食品保鲜技术——纳米复合保鲜技术和微胶囊包埋生物保鲜技术。其中,纳米复合保鲜技术主要应用于糕点等烘焙食品,通过将纳米材料与食品原料预先混合,形成立体防护网络,有效阻止氧气和微生物的侵入,使产品保质期从原来的十五天延长到三十天以上;微胶囊包埋生物保鲜技术主要应用于酱菜等发酵食品,利用天然抗菌物质的微胶囊化处理,提高其稳定性和缓释性,使产品保质期从原来的六个月延长到十二个月,同时还能提升产品的风味和健康属性。”
他一边说着,一边通过投影仪展示着实验数据、产品样品和对比图。屏幕上,采用新型保鲜技术的产品与传统保鲜方法的产品形成了鲜明对比:前者色泽鲜亮、质地完好,后者则出现了霉点、干缩等变质现象。
在场的各位领导都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称赞。林晚秋的眼中满是骄傲与欣慰,她看着儿子自信从容的模样,想起了他小时候瘦弱胆小的样子,心中感慨万千。沈廷舟的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为儿子的成长和成就感到自豪。
张启明作为研发部总监,更是激动不已:“各位领导,沈念安研发的这两项新型食品保鲜技术,在国内食品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它不仅解决了咱们企业产品保质期短的瓶颈问题,还能有效降低产品损耗,提高产品品质,为企业的市场拓展和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念安,你做得非常好!”林晚秋率先开口,语气中充满了赞赏,“这两项新型保鲜技术,是咱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你送给企业最好的礼物。娘为你感到骄傲!”
沈廷舟也说道:“念安,你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不懈努力,为企业解决了一个关键的技术难题。这个技术突破对咱们企业来说意义重大,它不仅能帮助我们开拓更广阔的市场,还能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行业地位。”
其他管理层也纷纷发言,对沈念安的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技术的应用前景充满了期待。
沈念安站在原地,听着大家的称赞,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幸福感。他知道,这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父母的支持与鼓励,离不开张总监的悉心指导,离不开研发团队的通力合作。他深深鞠了一躬:“谢谢各位领导的肯定,也谢谢张总监和研发团队的帮助。这两项技术的成功研发,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接下来,我会继续努力,尽快将这项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会议结束后,林晚秋和沈廷舟特意留下来,与沈念安和张启明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林晚秋看着沈念安,语重心长地说道:“念安,技术研发成功只是第一步,如何将这项技术大规模应用到生产中,还需要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比如,生产设备的升级改造、原材料的采购与供应、生产工艺的标准化等。”
沈廷舟也补充道:“没错,这些都是我们接下来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新型保鲜技术的应用,可能需要引进新的生产设备,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我们还要制定完善的生产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每一批产品都能达到预期的保鲜效果和品质要求。”
张启明点了点头:“林总、沈总说得对。目前,我们的生产设备还无法满足新型保鲜技术的生产要求,比如纳米材料的精准添加、微胶囊的均匀分散等,都需要专用的设备来完成。而且,大规模生产时,工艺参数的控制也会更加复杂,需要我们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沈念安认真地听着,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娘、爹、张总监,我明白。接下来,我会组织研发团队,与生产部门密切配合,对生产工艺进行进一步优化,制定详细的生产标准和操作规范。同时,我也会对需要引进的设备进行调研,提出具体的采购方案。”
林晚秋看着儿子成熟稳重的样子,心中十分欣慰:“好!娘支持你!你需要什么资源,无论是资金、人力还是物力,娘都会尽力满足你。只要能将这项技术成功应用到生产中,让‘自然臻味’的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所有的投入都是值得的。”
沈廷舟也说道:“念安,放手去做吧!爹相信你的能力。在设备采购和工艺优化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困难,随时可以跟我们沟通,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沈念安重重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谢谢娘、爹!我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尽快将新型食品保鲜技术落地生根,为‘自然臻味’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窗外的阳光愈发炽热,透过会议室的玻璃窗,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而明亮。研发中心的实验室里,实验仪器仍在不知疲倦地运行着,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技术革新欢呼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