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双生痕:暴雨中的硬币与红绳谜局 > 第216章 未拆的信

第216章 未拆的信(1/2)

目录

夜色漫过城市的天际线时,沈砚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玄关的感应灯亮起,暖黄的光线落在落了薄尘的鞋柜上,映出一室清冷。自从沈玥去世后,这个家便鲜少有人踏足,空气中弥漫着旧物沉淀的味道,混合着淡淡的樟脑气息,像一段被封存的记忆,沉默地待在时光里。

他没有开灯,径直走到客厅角落的储物柜前。柜子是沈玥生前用的,浅白色的门板上还贴着几张褪色的贴纸,是她学生时代喜欢的乐队图案。下午在警局整理案件资料时,陆时提起陆明失踪前曾频繁出入沈玥所在的学校,那句无心的话像一根细针,刺破了沈砚心底尘封的角落。这些年,他总刻意避开关于妹妹的一切,仿佛不去触碰,那些伤痛就会永远停留在原地。可如今,随着王建国的线索浮出水面,陆明的失踪与孤儿院的黑幕缠绕在一起,沈砚忽然意识到,有些事或许从一开始就不只是“意外”。

他蹲下身,指尖抚过冰凉的柜门,停顿片刻,轻轻拉开。柜子里整齐地叠放着沈玥的衣物,最底层压着一个木质盒子,边角已经被摩挲得光滑。那是沈玥用来存放私密物品的盒子,以前他从不过问,此刻却像是被某种力量牵引着,缓缓将盒子抱了出来。

盒子很轻,打开时发出轻微的“咔哒”声。里面没有什么贵重物品,只有几本旧相册、几封信件,还有一枚已经失去光泽的银质书签。沈砚的目光扫过那些物件,指尖在相册边缘停顿,指腹蹭过照片上少女明媚的笑脸,喉咙泛起一阵发紧的涩意。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在信件上——或许,妹妹当年留下的只言片语里,藏着他从未察觉的秘密。

信件大多是同学和朋友寄来的,信纸泛黄,字迹稚嫩,记录着青春期的细碎心事。沈砚一页页翻看,直到指尖触到一封与众不同的信。那封信被压在盒子最底部,信封是普通的白色,边缘有些磨损,显然被存放了很久。信封上没有寄信人地址,只在收信人一栏用钢笔写着两个字:陆明。

沈砚的心脏猛地一缩。

他指尖微微颤抖,捏起信封,目光落在右下角的寄件日期上——2015年11月2日。这个日期像一道惊雷劈在他脑海里,陆明的“失踪”时间是2015年11月中旬,这封信的寄件日期,正好在陆明失踪前一周。

为什么玥玥会给陆明寄信?而且这封信,显然从未被拆开过。

沈砚的眉头紧紧皱起,他拿着信封对着灯光照了照,里面似乎装着几张薄薄的纸。他没有立刻拆开,而是反复摩挲着信封封口处——胶水没有被撕开的痕迹,确实是从未拆封过。是陆明没收到这封信?还是收到了却没来得及拆?或者,他根本不敢拆?

无数个疑问在脑海里盘旋,沈砚的指尖微微用力,终于还是沿着封口的缝隙,小心翼翼地将信封拆开。里面掉出三张折叠整齐的信纸,纸张很薄,是那种廉价的作业本撕下来的纸,上面的字迹娟秀,带着沈玥特有的轻柔笔触,却能看出书写时的急促,有些笔画甚至微微扭曲。

那不是完整的信,更像是几页日记的片段。

沈砚屏住呼吸,逐字逐句地读下去——

“10月28日,阴。

今天去郊区送书,又听到孤儿院的孩子在哭。不是撒娇的哭,是那种憋着气、不敢大声的呜咽,像被捂住嘴的小猫,听得人心里发紧。我绕到后院,看到二楼的窗户关着,窗帘拉得严严实实,院长和那个‘王医生’在里面说话,门从里面锁死了。他们声音很低,我听不清,只看到院长手里拿着一个黑色的本子,翻页的时候很快,王医生的脸色很难看。”

“10月30日,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