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实验室惊雷:药物的轨迹(1/2)
深夜的法医中心实验室,白炽灯的光线冷冽刺眼,将操作台映照得纤毫毕现。李娟摘下沾着少许试剂的手套,重重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眼底的红血丝如同细密的蛛网,泄露了她连续工作数小时的疲惫。但当她将目光重新投向面前的液相色谱仪时,所有的倦意都被瞬间驱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震惊与凝重的情绪。
操作台上,密封袋里的褐色胶状药液样本静静躺着,旁边摊开的检测报告上,一串串数据如同无声的惊雷,在她脑海中不断炸响。三个小时前,陆时急促的电话让她瞬间绷紧了神经,尤其是听到“校医办公室药瓶”“沈玥”这些关键词时,她立刻意识到这绝非普通的物证检测。作为当年沈玥失踪案的参与法医之一,她始终对女孩体内残留的不明药物成分耿耿于怀,如今这枚矿洞深处的药瓶残片,或许就是解开所有谜团的钥匙。
“再做一次质谱联用检测,确保数据无误。”李娟对着身边协助的年轻助手吩咐道,声音因长时间未进食而有些沙哑。她伸手拿起那片沾有药液的玻璃碎片,放在电子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屏幕上,凝固的药液呈现出不规则的结晶状,边缘还残留着微量的纤维物质,像是某种布料沾染后留下的痕迹。
助手迅速操作仪器,实验室里只剩下机器运转的低鸣。李娟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冰冷的夜风灌入,让她混沌的大脑清醒了几分。她想起当年解剖沈玥模拟样本时的场景,女孩体内残留的药物成分复杂,当时初步判定为某种强效抗抑郁药,但剂量远超安全范围,且其中含有几种无法精准匹配的未知成分,这也是当年案件陷入僵局的原因之一。
“李姐,结果出来了!”助手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打断了她的思绪。
李娟快步回到操作台,目光死死盯住屏幕上的检测图谱。两条重叠的曲线如同命运的纹路,清晰地呈现在眼前——矿洞药瓶中的褐色药液,与当年从沈玥体内提取的残留药物成分,不仅主要成分完全一致,就连那些曾无法匹配的未知物质,也精准地重合在一起,剂量更是同样超出安全标准三倍以上。
“确定没有误差?”李娟的声音微微颤抖,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检测报告的边缘,纸张被捏出深深的褶皱。
“反复检测了三次,图谱相似度高达99.8%,绝对不会错!”助手肯定地点头,“而且我们还发现,药液中除了镇静剂、致幻成分和高剂量抗抑郁药外,还添加了一种罕见的植物提取物,长期服用会严重损害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导致永久性的认知障碍。”
轰的一声,李娟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随即而来的是汹涌的愤怒。当年校医口中的“普通维生素”,竟然是这种足以摧毁孩子一生的致命毒药!沈玥当年的昏昏欲睡、头痛恶心,根本不是什么学习压力过大,而是被长期灌服药物后的中毒反应。那些被列入名单的孩子,恐怕都遭遇了同样的对待。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调出生产批号的查询记录。下午联系的药监局朋友已经传来了反馈,这个批号对应的药品生产商是一家名为“康源生物”的企业,注册地址在边境小城,早在十年前就已因非法生产药品被吊销执照,企业法人也早已不知所踪。
“查一下这家公司的股权结构和历史交易记录,尤其是注销前的采购渠道。”李娟对助手说道。
半小时后,助手将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放在她面前,脸色同样凝重:“李姐,查到了!这家康源生物虽然表面上是独立企业,但背后的实际控制人,通过层层股权代持,最终指向了赵振海!而且我们发现,这家公司注销前,曾通过一家名为‘宏业商贸’的空壳公司,长期从海外采购大量的药物原料,这些原料正是生产这种有毒药物的核心成分。”
李娟拿起宏业商贸的资料,指尖划过页面上的法人信息,瞳孔骤然收缩。这家公司的法人姓名虽然陌生,但登记的联系地址,竟然与几年前警方查处的一起儿童非法贩卖案中的窝点地址完全一致!
线索如同被串联起来的珍珠,瞬间清晰。赵振海通过海外渠道采购原料,利用地下药厂生产含有剧毒成分的药物,再通过宏业商贸这种空壳公司洗白流向,最终借助校医的手,强行灌给学校里的孩子,用药物控制他们的意识和行为,使其失去反抗能力,然后将这些孩子通过非法渠道贩卖,或者藏匿在矿洞这类隐蔽场所,进行更加黑暗的交易。
当年沈玥或许是察觉到了不对劲,或者试图反抗,才被赵振海等人强行带走,最终不幸遇害。而陆明,正是发现了这条隐藏在学校、商贸公司和矿洞之间的罪恶链条,才带着名单深入矿洞,想要揭露真相、拯救孩子,却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个宏业商贸,还有没有其他关联企业?”李娟的声音冰冷,眼神中带着决绝。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杀人案,而是一个涉及药物控制、儿童贩卖、跨境犯罪的庞大网络,赵振海就是这个网络的核心枢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