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 第137章 林建军的“技术传承”

第137章 林建军的“技术传承”(2/2)

目录

台下的老工人议论纷纷:“林科长这是把真本事掏出来了,不藏私啊!”“我儿子要是能跟他学,我做梦都能笑醒!”林建军听着这些话,心里却很平静——他要的不是表扬,是让技术能传下去,让工厂的根基能扎得更深。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掌声中响起:

【“技术传承”阶段性成果达成,工厂技术梯队初步形成,奖励“特种钢材焊接缺陷图谱”(含x射线探伤标准),可用于培养高级焊工,为“导弹项目”储备人才。】

消息传到四合院时,阎埠贵正给二儿子阎解放“恶补”机械知识。阎解放想考工厂的“技术等级”,老头把林建军给的《金属学》译文翻得卷了边,连算盘珠子都用来当“齿轮模型”演示传动原理。

“看到没?”阎埠贵用算盘珠子摆出“减速齿轮组”,“林科长带徒弟,教的是‘为啥这么做’,不是‘照葫芦画瓢’。你学技术,就得学他这股子钻劲,别总想着走捷径。”

阎解放点点头,手里的笔记本上,抄满了从林建军徒弟那借来的“热处理笔记”,字迹工整,比课堂上记的还认真。他知道,这是他从“临时工”转成“正式工”的唯一机会,不能马虎。

傻柱路过阎家门口,听到里面的讲课声,脚步顿了顿。他现在在食堂的“维修班”打杂,跟着老钳工学修灶台,才明白技术的重要性——以前总觉得林建军“摆谱”,现在才知道,那是真本事,是饿肚子时也能端稳饭碗的底气。他转身往家走,兜里揣着刚买的《钳工入门》,是用半个月的粮票换的。

【叮!】

系统的提示音捕捉到傻柱的动作:

【“技术崇拜”效应扩散至四合院,傻柱的“自我提升”意识觉醒,与“接济贾家”的旧模式彻底切割,“训禽”目标全面巩固。】

林建军回四合院取“焊接图谱”时,看到傻柱蹲在门槛上看《钳工入门》,手指在书页上比比划划,嘴里念念有词。看到林建军,傻柱的脸涨得通红,却没像以前那样躲闪,反而站起身,挠着头说:“建军,这书里的‘錾削角度’,我总弄不明白,你能……教教我不?”

“拿来。”林建军接过书,翻到那一页,捡起地上的小石子,在青石板上画了个剖面图,“你看,錾削硬钢,角度得60°,软钢45°,角度不对,要么崩刃,要么削不动……”

傻柱听得入了迷,连秦淮茹路过都没注意。秦淮茹背着棒梗,手里拿着刚换的粗粮票,看到这一幕,只是微微一笑,就继续往家走——她现在每天在生产队干活,晚上还去夜校学认字,日子虽然苦,却比以前踏实多了,院里的是非,早已与她无关。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林建军离开四合院时响起:

【“四合院生态”完成终极重构:从“互相算计”到“各寻出路”,林建军的“技术示范”成为隐形标杆,“训禽”任务实质终结,奖励“危机兑换”功能(100积分=1斤细粮票\/半斤煤油),为困难时期做最后准备。】

林建军回到家时,苏岚正把徒弟们送来的“谢师礼”(一袋红薯干、两斤小米)放进地窖。林卫国坐在摇车里,抓着个小扳手玩得正欢,那是赵小刚用边角料做的玩具,上面还刻着“0.01”的字样。

“今天李建国他们说,想拜你为师,行拜师礼。”苏岚笑着说,“我说不用搞那些虚的,把技术学好,比啥都强。”

“你说得对。”林建军抱起儿子,小家伙抓住他的手指,咯咯直笑,“技术不是私产,是国家的,能多几个人学会,国家就多几分底气。”

窗外的风卷着落叶,工厂的方向传来夜班的汽笛声,那是徒弟们在加班调试“导弹钢管”生产线。林建军知道,更严峻的考验还在后面,但只要这技术的火种能传下去,有这些年轻的肩膀能扛起来,就没有跨不过的难关。

他看着墙上的“61式坦克”图纸,又看看怀里抓着小扳手的儿子,突然想起系统奖励的“危机兑换”功能——或许,这就是传承的意义:不仅要守住当下的技术,更要为未来的人,铺好前行的路。

车间的灯光亮了一夜,三个年轻徒弟的身影在机床前忙碌,他们的记录本上,继承了林建军的习惯,红笔标注的失败案例越来越多,却也越来越清晰,像一颗颗钉子,把技术的根基,牢牢钉在轧钢厂的土地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