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 第283章 系统“长期签到”兑换“科技前瞻”

第283章 系统“长期签到”兑换“科技前瞻”(2/2)

目录

林卫国的眼睛亮了:“这就是计算机吗?我在书里看到过,说计算机能做复杂计算。”

“不止是计算。”林建军点头,语气郑重起来,“未来的工厂,会是计算机的天下。机床由计算机控制,生产计划由计算机制定,甚至连产品设计,都能在计算机里完成。不懂计算机,将来连机床都修不了。”

这番话让林卫国陷入沉思。他想起培训班里小马偷偷传看的《电子线路》,当时只觉得与机械无关,现在才明白,那或许是通往未来的钥匙。“爸,我想学电子和编程。”他抬起头,眼里带着坚定,“下周我想去图书馆借几本相关的书。”

“好。”林建军欣慰地笑了,“我明天去所里,给你找几本内部资料。”他指的是军工研究所的朋友,那里偶尔会有国外电子技术的译文,虽然残缺,却比公开资料先进得多。

【叮!】

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带着赞许的波动:【检测到“科技启蒙”成功,林卫国“技术视野”拓展,奖励“半导体基础入门(青少年版)”,包含二极管、三极管原理及简易电路实验方案。】

林建军的脑海里浮现出一本图文并茂的教材,用“水流过闸门”解释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用“接力赛”比喻三极管的放大作用,甚至附带了用锗片自制二极管的方法——这正是给林卫国量身定做的入门教材。

“对了,”林建军像是突然想起,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盒子,“上次去研究所,他们给的报废二极管,你拿去拆了研究研究。注意安全,别碰电极。”

盒子里装着几个玻璃封装的二极管,顶端的引脚已经锈蚀,却在林卫国眼里闪着光。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对着灯光看,玻璃壳里的pN结像一块神秘的晶片。“爸,这东西真能让电流只往一个方向走?”

“你自己试试就知道了。”林建军笑着推了推他,“快去睡吧,明天还要上班。记住,不管学什么,都要结合实际,别光啃书本。”

林卫国拿着盒子出去时,脚步比来时轻快了许多。窗外的雪不知何时停了,月光透过窗棂,照在桌上的趋势预判概要上,“半导体”“计算机”“新能源”几个词被林建军用红笔圈了出来,像三颗待播的种子。

林建军重新坐回桌前,在笔记本上写下“父子学习计划”:短期(1年内),林卫国主攻《电子线路》《数字逻辑》,同步练习机械设计;中期(3年内),尝试用单片机控制小型机械装置,比如改造车间的送料小车;长期(5年内),深入学习编程,为参与工厂计算机化改造做准备。

他知道,这条路注定艰难。1974年的中国,半导体还停留在二极管阶段,计算机更是稀罕物,连资料都难寻。但正因为难,才更要提前布局。就像当年在车间偷偷研究精密测量技术,在别人搞运动时夯实机械基础,现在,他要让儿子在别人还没意识到的时候,抢占未来科技的高地。

夜已深,技术科的灯依旧亮着。林建军铺开一张新的图纸,不再是单一的机械结构,而是在角落画了个小小的芯片图案,旁边标注着“未来核心”。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像在为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许,写下无声的注脚。

他想起系统趋势预判的最后一句话:“科技竞争,本质是代际传承的竞争。”或许,他这代人能做的,就是为下一代铺好路,让他们能在未来的赛场上,跑得更快,站得更稳。而他手中的笔,正在描绘的,正是这条通往未来的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