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 第398章 应对“南海仲裁”的科技后盾

第398章 应对“南海仲裁”的科技后盾(2/2)

目录

最让人动容的是质检组的张大姐,她的丈夫是南海舰队的军官,此刻正在巡逻舰上执行任务。张大姐捧着组件,用放大镜检查了三遍,眼泪掉在组件上,又赶紧用无尘布擦干净:“我得把好这关,不能让他在前面担心家里,更不能让战士们用着不放心的装备。”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首批组件交付时响起,带着使命达成的庄严:【“国防科技支援”任务完成,技术成果直接服务于国家主权维护,符合“科技护国”最高优先级。】

【奖励“军民融合技术转化指南”:推动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延伸,如雷达技术转民用航空管制、抗干扰算法用于通信基站。】

林建军看着指南里的“技术双向流动”理念,突然对林卫国说:“这次的抗干扰技术,能不能用到咱们的5G基站上?南海的渔民说,有时候在远海收不到信号,用这个技术或许能解决。”

林卫国立刻点头:“我已经让团队评估了,下周就能拿出方案。军用技术为民用服务,这才是‘军民融合’的真谛。”

当最后一批组件装上海军的运输机,林卫国站在停机坪上,看着飞机呼啸着冲上云霄,消失在晨光里。东方的天空已经泛起鱼肚白,车间里传来此起彼伏的鼾声——连续奋战48小时的工人们,终于能趴在工作台上睡一会儿了。

林建军走过去,给每个睡着的工人盖上毯子。小王的手里还攥着焊锡枪,老陈的头枕在测试报告上,张大姐的睫毛上还挂着泪珠……这些平凡的面孔,此刻在他眼里,比任何明星都耀眼。

三天后,海军传来消息:装配了建军科技组件的雷达系统,在南海演习中表现出色,成功捕捉到多个低空突防目标,抗干扰性能远超预期。一位参与演习的老将军特意打来电话,声音洪亮如钟:“小林,告诉你的工人们,他们造的不是零件,是国之重器!有你们在,我们守海疆就更有底气了!”

林卫国把电话开了免提,车间里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小王抹了把眼泪,笑着说:“我爸要是知道了,肯定得喝两盅!”

林建军望着窗外飘扬的国旗,突然想起老首长临终前的话:“国家强大,一靠枪杆子,二靠笔杆子,三靠秤杆子。枪杆子能保家卫国,笔杆子能启迪民智,秤杆子能丈量实力——你们搞的精密技术,就是新时代的‘秤杆子’,得把国家的实力量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此刻,他觉得这句话有了最生动的注脚。从1984年的精密量具,到今天的舰载雷达组件,变的是技术领域,不变的是那份“国家需要,我们就上”的担当。企业的账本上或许有盈亏,但在国家主权面前,只有“必须赢”的信念。

夕阳下,林卫国在车间的黑板上写下:“72小时,交付100%合格组件,零失误。”后面画了个大大的五角星。林建军走过去,在旁边加了一句:“这才是‘建军科技’最该有的样子。”

远处的试验场,新一批雷达组件正在进行极限环境测试,屏幕上的回波依旧稳定而清晰,像一双双警惕的眼睛,守护着这片蔚蓝的海疆。而车间里的灯光,又开始为下一个任务而明亮——因为他们知道,保家卫国的路,永远没有终点,只有一个个需要用技术和担当去坚守的瞬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