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针灸鼻祖涪翁传 > 第78章 针锁三关,智斗医祖阵

第78章 针锁三关,智斗医祖阵(1/2)

目录

洞外的脚步声越来越近,程高的玄针在针囊里震颤得几乎要破囊而出,针尖擦过他手腕内侧,带出一道细红。

王二狗的竹篓里,药杵撞得竹壁咚咚响,他额角的汗珠子顺着下巴砸在青瓷瓶上,把幻形散三个字的朱砂印都晕开了半角。

涪翁却突然笑出声,指节叩了叩石桌上那卷残卷。

残卷边缘焦黑,正是他从天禄阁火场里抢出的《医衡录》,医祖阵三字在烛火下泛着暗黄,来得好,省得咱们摸黑探路。他转头看向程高,眉峰挑得像把淬了火的针,小程,记不记得我教你赤针引气时说过什么?

程高喉结动了动,玄针已经攥在掌心。

他记得那是个雪夜,涪翁在草庐里用红炭在地上画了个太极图,针尾蘸着酒在他腕间点:赤针不是烧红的针,是烧红的气。

你体内的气血要像灶里的火,烧得旺时能化冰,烧得稳时能炖药。此刻他望着洞外晃动的火把光,突然就懂了——这机关要的不是火候,是。

脉象镜要的是活人真脉。涪翁的声音像浸了冰水的青铜,你刺太渊穴,引自己的脉。

程高没说话,玄针在指尖转了个花,精准扎进腕横纹桡侧的太渊穴。

刺痛顺着经络窜到指尖,他能感觉到气血像被抽了根线,顺着针尾往上涌。

洞顶的石缝漏下月光,照在对面石墙上——那里不知何时浮现出一面青铜镜,镜面原本混沌如雾,此刻突然泛起涟漪,程高的脉象竟像活了似的爬了上去:浮、中、沉三候清晰分明,寸关尺三部跳得像春溪里的鱼。

成了!王二狗攥着青瓷瓶的手松了松,又赶紧攥紧。

镜面地裂开条缝,程高抽针时指尖发颤,腕上的针孔渗着血珠,却笑得眼睛发亮:师父,这脉......

像刚出锅的羊肉汤,滚是滚,没糊。涪翁用玄针挑起程高的手腕看了眼,赤针之境算入了门。他率先迈进裂缝,程高跟着挤进去时,后颈突然一凉——洞外的脚步声已经到了密室门口。

第二道门比第一道矮半尺,门楣上刻着条吐信的蛇,蛇眼里嵌着两颗绿莹莹的珠子。

门刚推开条缝,程高就呛得咳起来——那绿珠子不是宝石,是两个毒气囊,腐臭的腥气裹着铁锈味直往喉咙里钻。

二狗!涪翁的声音像敲在铜盆上,撒药!

王二狗早把青瓷瓶塞在腰里了,此刻拔开木塞,手一扬——幻形散细得像雾,在毒气里炸开时,程高亲眼看见那些绿雾突然变了颜色:左边成了晚霞红,右边成了苔藓青,中间还浮着几缕奶白,活像他娘蒸的三色米糕。

通风口!涪翁的玄针地扎进地面,程高顺着他的针尖看过去——原本被毒气遮着的墙根,露出三个巴掌大的圆孔,孔里吹出来的风正把彩色毒气往两边推。

涪翁手腕一转,玄针在地上画了个圈,程高突然听见地底传来闷响,那三个通风口的风向竟倒转了!

绿雾被风卷着往孔里钻,像被吸进了无底洞,眨眼间门里就只剩清清爽爽的土腥气。

好小子,撒得比喂鸡还匀。涪翁拍了拍王二狗的肩膀,后者挠着头笑,裤脚的青苔蹭了涪翁满手。

第三道门藏在第二道门的影里,要不是程高的玄针突然发烫,他们差点错过。

门是块整石,上面刻着九枚棋子,每枚棋子上都缠着细如发丝的纹路。

涪翁凑近些看,突然倒抽口冷气——那些纹路不是刻的,是用血画的,暗红里还掺着点棕,至少有十年了。

十二经脉。涪翁指尖点过第一枚棋子,手太阴肺经。又点第二枚,手阳明大肠经......他转头看向程高,眼里烧着团火,小程,你记不记得《灵枢·经脉》里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

程高当然记得,他跟着涪翁抄了十七遍那篇。

此刻他摸出怀里的字玄针,针尾的字在石面上投下影子,师父是说,棋子要按经脉走向排?

不是排,是。涪翁用玄针挑起一枚棋子,棋子底部刻着个字,经脉怎么走,棋子就怎么走。

程高的玄针跟着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