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越1858年的澳洲 > 第378章 技术改良,提质增产

第378章 技术改良,提质增产(1/2)

目录

秋阳透过苜蓿田的缝隙洒下,月牙河谷的牧场里,一场无声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天宇站在新搭起的了望台上,看着下方牧民们围在一台铁制器械旁议论纷纷,嘴角扬起一抹笑意——那是从本土运来的机械剪毛机,此刻正被技术师傅拆开包装,零件在阳光下闪着金属光泽。

“都围过来!”老周扯着嗓子喊了一声,手里举着一本厚厚的《科学养殖手册》,“今天开始学新法子,往后养羊可不是光靠吆喝赶羊那么简单了!”

一、科学配种:从“乱配”到“精配”

繁殖区的栏舍前,老刘正拿着记录表给牧民们讲解。他面前的栏舍里分栏住着不同品种的种羊,每只羊的耳标上都刻着编号,对应着详细的血统档案。

“以前是公羊随便配,生下的羊羔品质参差不齐。”老刘指着表上的数据,“现在得按血统来:细毛公羊配细毛母羊,保证羊毛细度;半细毛公羊配半细毛母羊,侧重产毛量;想兼顾细度和产量的,就用细毛公羊配半细毛母羊,后代既能保细度,产毛量还能提两成。”

他让徒弟牵出一只体型健硕的细毛公羊,耳标编号“细-001”:“这只公羊的祖父曾在州里的赛羊会上拿过奖,后代羊毛细度能达到60支(纺织术语,数值越高越纤细),得专门跟血统纯的细毛母羊配,配种时间选在春秋两季,这时候母羊发情最稳。”

山雀部的牧民们听得认真,有人举手问:“刘师傅,要是母羊不乐意配咋办?”

老刘笑了:“问得好!所以要记发情期——母羊尾巴频繁摆动、食欲下降时,就是最佳时机。要是实在不配合,我们备了些催情的草药,按比例混在饲料里,保准管用。”他指了指墙角的陶罐,里面装着晒干的益母草和淫羊藿,“这是老法子结合新经验,双保险。”

为了精准记录配种时间,老周还请人做了“配种日历”,每只母羊的发情期、配种日、预产期都标得清清楚楚,由专人每天更新。才推行半个月,新怀崽的母羊就比上个月多了三成,老刘翻看记录时忍不住点头:“照这势头,明年幼羊存活率至少能提五成。”

二、精细饲喂:饲料也分“营养餐”

饲料区旁新盖了间配料房,里面摆着十几个陶罐,分别装着玉米粉、豆粕、骨粉、盐砖,墙上挂着一张“饲喂标准表”,按羊的品种、年龄、生长阶段标着不同的配方比例。

“别以为喂草就行,”老周拿着勺子给牧民演示,“种公羊得加豆粕和骨粉,每天三两,才能有力气配种;怀孕母羊要多拌玉米粉,补充能量;刚断奶的羊羔得喂细磨的草料,掺点牛奶渣,不然容易掉膘。”

他舀起一勺混合饲料,里面除了苜蓿干草,还混着细碎的玉米粒和豆粕:“这是给育肥羊的‘壮膘餐’,每天两顿,比光喂草长得快,一个月能多增两斤肉,羊毛也更油亮。”

山雀部的兽医蹲在一旁,往饲料里撒了把切碎的草药:“这是我们部落的‘健胃草’,加一点能帮羊开胃,吃得多长得快。”老周笑着补充:“这就叫‘中西结合’,既讲科学配比,也用土法子补短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