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越1858年的澳洲 > 第381章 舰队护航,拦截御敌

第381章 舰队护航,拦截御敌(2/2)

目录

“是荷兰人策反的沙漠部落!”牧场守卫队长张猛立刻敲响铜锣,五十名卫兵迅速登上栅栏后的箭楼,土着族卡鲁则带着族人扛着滚石爬上两侧的山坡——这是天宇制定的“地网计划”:栅栏内死守,山坡上用滚石袭扰,拖延时间等待援军。

武装人员冲到栅栏前,刚想架云梯,就被箭楼里射出的火枪压制。领头的沙漠部落首领挥舞弯刀大喊,却被一颗铅弹擦过耳朵,吓得缩到盾牌后。这时,山坡上的滚石呼啸而下,砸得他们人仰马翻,惨叫声此起彼伏。

僵持半个时辰后,远处传来马蹄声——山雀部的骑兵到了。阿柴带着一百名骑手从侧翼冲来,弯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武装人员本就心虚,见状立刻溃散,被骑兵追得丢盔弃甲,最终只逃回去不到十人。

“按天宇大人的吩咐,在牧场外围挖了三道壕沟,下一步打算建箭塔。”张猛擦着汗对阿柴说,“以后就算来一百人,也别想靠近羊圈!”

陆地联防很快推广到所有牧场:灰熊河牧场建了木质箭塔,落雁坡牧场挖了陷阱,黑松林牧场则利用地形,在必经之路设了“绊马索”。每个牧场还配备了五名兽医和二十名巡逻兵,既防人,也防野兽,种羊的存活率比之前提高了三成。

四、大决战:震慑敌胆

荷兰联合势力显然不甘心失败。情报部门传来消息:他们集结了八艘战船,想在半月湾进行一次大规模突袭,彻底切断羊毛运输线。

天宇召集舰队和牧场负责人,在议事厅制定反击计划:“周平带主力舰队在半月湾设伏,故意放出消息说有十船羊毛要运出;张猛带牧场卫队佯攻荷兰人的临时据点黑礁岛,吸引他们分兵;阿柴的骑兵在黑礁岛外围待命,等他们出港就抄后路。”

三日后,半月湾的海面上,十艘“运输船”正缓缓航行,甲板上的“羊毛包”其实是塞满稻草的空麻袋。八艘荷兰战船果然如期而至,像饿狼般扑了上来。周平站在旗舰上,看着对方进入伏击圈,猛地挥下令旗:“升旗!开火!”

隐藏在岛礁后的五艘“海鲨级”战船同时升起战旗,火炮齐鸣,铅弹如雨点般砸向荷兰战船。最前面的两艘战船瞬间被击穿船身,海水疯狂涌入,很快就开始下沉。荷兰舰队的指挥官见状想撤退,却发现退路已被“飞鱼”快蟹船堵住,只能硬着头皮应战。

激战中,“海鲨一号”的侧舷被击中,甲板上燃起大火。水兵们一边灭火一边装弹,舰长周平的手臂被弹片划伤,却咬着牙指挥:“瞄准旗舰的指挥塔!”

一发炮弹精准命中荷兰旗舰的指挥塔,指挥官当场毙命。失去指挥的荷兰战船顿时乱作一团,有的想突围,有的想投降,最终被击沉三艘,俘获两艘,剩下的三艘狼狈逃窜,再也不敢靠近半月湾。

几乎同时,黑礁岛传来捷报:张猛的牧场卫队和阿柴的骑兵里应外合,捣毁了荷兰人的临时据点,缴获火炮五门、火枪百支,还救出了被关押的十余名渔户。

五、余威:安全线的延伸

半月湾大捷后,荷兰联合势力彻底沉寂了。那些依附他们的海盗团伙纷纷散去,有的甚至主动来靖海港投降,想加入护航舰队当水兵。天宇让人将俘获的战船改造成运输船,船头刷上醒目的“靖海护航”字样,沿着西部海岸线巡游——这既是威慑,也是宣告:这片海域的安全,由我们说了算。

牧场里,羊毛的收割和运输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卡鲁的族人学会了用望远镜了望,张猛的卫队则配备了新造的连发弩,连最偏远的黑松林牧场,也竖起了高高的了望塔。运输船的船长们不再提心吊胆,甚至敢在甲板上晾晒羊毛,歌声顺着海风飘出很远。

天宇站在靖海港的城墙上,望着远处忙碌的码头和海面上巡航的战船,手里捏着最新的报表:这个月的羊毛运输量比上个月增加了五成,价格也因为安全有了保障,每斤上涨了五文。

“周平说,最近连南洋的商人都来求护航了。”赵通在一旁笑道,“他们说,有靖海舰队在,睡觉都不用睁着一只眼了。”

天宇笑了笑,看向西部的草原。那里的羊群正在悠闲地啃草,雪白的羊毛在阳光下泛着银光,像一片流动的云。他知道,舰队护航护的不仅是船,更是这片土地的生机;拦截御敌御的不仅是敌人,更是未来的希望——有了这道海陆联防的铜墙铁壁,西部的羊毛产业,终将长成参天大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