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营州风起(1/2)
狄仁杰请旨前往营州督师的奏表,很快便得到了武则天的允准。圣旨一下,神都为之侧目。在众人看来,这位刚平定幽州、揪出“金鳞先生”的狄阁老,此番是要再度亲临险地,为国御侮。唯有狄仁杰与少数核心之人方知,此行更深的用意,在于“引蛇出洞”。
离京前,狄仁杰密奏武则天,将“寒蝉”未除、可能与“承乾”玉佩及前朝秘藏关联等情和盘托出,并详陈了自己引蛇出洞之策。武则天凤颜肃穆,沉吟良久,方准其所奏,并赐下密诏,许狄仁杰在北疆便宜行事之权。
“狄卿,社稷安危,系于卿身。此行凶险,务必珍重。”武则天临别嘱托,语重心长。
“臣,定不辱命。”狄仁杰躬身领旨,目光坚定。
离京之日,狄仁杰仅带了李元芳及两百名内卫精锐,轻车简从,却故意摆出不小的仪仗,浩浩荡荡出了洛阳城,一路向北,直奔营州。他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狄仁杰,离开了神都这个权力中心。
队伍行经之处,百姓夹道相送,赞颂狄阁老忠勇。然而,在这片喧闹之下,狄仁杰能清晰地感受到,有几双隐藏在暗处的眼睛,正密切关注着队伍的一举一动。
“大人,身后有‘尾巴’,从出城就跟上了,手法很老道,像是军中斥候的路子。”李元芳策马靠近马车,低声禀报。
“无妨,让他们跟着。”狄仁杰在车内闭目养神,淡然道,“他们需要确认我们是否真的远离神都。传令下去,外松内紧,夜间宿营时多加两班暗哨。”
“是!”
与此同时,神都洛阳,狄仁杰的离京仿佛移开了一块巨大的压舱石,水面下的暗流果然开始加速涌动。
首先是吏部郎中张蕴的府邸。虽被内卫严密监控,但在狄仁杰离京后的第三日深夜,一只信鸽还是趁着夜色,悄无声息地自府邸后院升起,振翅向北方而去。几乎在信鸽起飞的同时,监控点的内卫便发出了信号。然而,李元芳事先有令,只跟踪,不拦截。数名擅长追踪的内卫好手立刻悄然跟上,记录信鸽的飞行方向。
其次是宫中。那名被重点监控的“寒蝉”老宦,依旧每日佝偻着身子洒扫,但在狄仁杰离京后,他前往凝碧池附近活动的频率明显增加,虽未再与任何人接触,但其徘徊观察的时间变长了,似乎在确认某种环境的变化。
最令人意外的是上官婉儿。据内卫密报,狄仁杰离京后,她曾两次借口查阅旧档,独自前往宫中藏书阁深处,停留时间颇久,行为略显异常。负责保护(兼监视)她的内卫回报,曾隐约听到她在无人处发出过一声极轻的叹息,似乎心事重重。
所有这些信息,都通过内卫的秘密渠道,源源不断地送往北上的狄仁杰手中。
狄仁杰坐在行进的车厢内,仔细阅读着每一份密报,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蛇,开始出洞了。张蕴忍不住向外传递消息;‘寒蝉’加强活动;连上官婉儿也似乎受到了某种影响……很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