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惊蛇出洞(1/2)
狄仁杰的计策迅速而隐秘地展开。数日后,扬州方面便传来了赵六似有察觉的消息——他开始频繁出入市舶司,调阅旧档,神情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其府邸周围的戒备也明显加强,尤其是那间供奉鬼首的书房,几乎是日夜有人看守。
几乎在同一时间,神都这边也监测到了异常。那名被监控的内侍省采办公公,在一个深夜,竟冒险通过一条早已废弃的宫中排水暗道,与一名身份不明的小太监接头,传递了一封密信。内卫暗中截获了密信,内容是用密语书写,大意是“扬州风紧,速断联系,隐匿踪迹”。
“他们果然坐不住了!”李元芳看着破译出的密信内容,精神振奋。
狄仁杰却显得异常冷静:“这只是开始。传令扬州,对赵六的监控升级,但暂不抓捕。我要看看,他接下来会如何应对,又会向谁求援。”
果然,又过了两日,扬州密探飞鸽传书:赵六于昨夜派出了三名心腹死士,分水陆两路,携带密信,火速赶往神都!其中一路走水路,经大运河北上;另一路则走陆路,快马加鞭。
“终于来了!”狄仁杰眼中寒光一闪,“元芳,你亲自带人,于汴州码头设伏,拦截水路信使!务必生擒,拿到密信!陆路那边,我另派人手于必经之路上等候。”
“属下领命!”李元芳虽伤势未愈,不能动用全力,但指挥设伏、擒拿信使,自信不在话下。他立刻点齐人手,连夜出发。
汴州,运河码头。
夜色深沉,漕船如织的码头在入夜后渐渐安静下来,只有零星的灯火和巡更的梆子声。李元芳带人埋伏在码头一处货栈的阴影中,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河面。
根据情报,赵六派出的水路信使,将搭乘一艘名为“顺风号”的客船,于子夜时分抵达汴州码头,稍作停留后换船继续北上。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子时将至,一艘挂着“顺风”灯笼的客船缓缓靠岸。船客们陆续下船,人群中,三名精悍的汉子格外引人注意。他们步履沉稳,眼神警惕,腰间鼓鼓囊囊,显然藏有兵器。其中一人紧紧护着一个看似普通的牛皮行囊。
“就是他们!”李元芳低声道,“行动!”
一声令下,埋伏在四周的内卫好手如同猎豹般扑出!那三名汉子反应极快,瞬间拔出兵刃,背靠背结成战阵,招式狠辣,竟是军中搏杀之术!
码头上顿时一片大乱,惊呼声、兵刃碰撞声响成一片。
李元芳并未直接加入战团,他站在外围,冷静地观察着。他发现这三名汉子武功路数相近,配合默契,显然是经过长期训练的死士,其身手比之前截杀玉璋的那些更为高明。其中护着行囊的那人,武功最高,应是头领。
“擒贼先擒王!”李元芳看准时机,在那头领被两名内卫缠住的瞬间,身形一动,如同鬼魅般切入战圈,手中虽未持兵刃,但指掌间劲风凌厉,直取对方手腕要害!
那头领没料到暗中还有如此高手,大惊之下,回刀格挡。李元芳变招极快,化掌为指,闪电般点向对方肘部穴道。那头领手臂一麻,单刀险些脱手。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旁边一名内卫趁机一刀挑飞了他紧护的行囊!
行囊落地!另一名内卫迅速抢上,将其抓在手中。
“撤!”那头领见行囊被夺,眼中闪过一丝绝望,厉声喝道,同时不顾自身空门大露,疯狂扑向手持行囊的内卫,意图夺回。
李元芳岂能让他得逞,身形再进,一掌印在其后心。那头领闷哼一声,口喷鲜血扑倒在地,被内卫迅速制服。其余两名死士见首领被擒,行囊已失,竟也毫不犹豫,纷纷咬毒自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